![]() |
一到冬季,手脚冰凉、遇寒咳嗽、手脚皴裂等毛病会困扰很多人。在入秋时养成足浴的习惯,有助于人们预防这些“小病”。
生姜在中医上属于辛温解表药,有祛寒解表的作用,怕冷、容易手脚冰凉的人可以用生姜泡脚。
用生姜泡脚并不是将生姜放入热水中泡一会儿,而是取15—30克的生姜,将其拍扁,放入锅中加入小半锅水,盖上锅盖用热水煮上10分钟左右。煮好后,将姜水倒出,加入适量冷水调至40℃左右。泡脚时,水要没过踝部,最好是边泡边搓双脚。
据《本草纲目》记载,艾草是性温、味苦、无毒的一味药。用艾草泡脚能够改善肺功能,对患有慢性支气管炎和容易咳白痰的人很有好处。
用艾草泡脚的方法和用生姜泡脚的方法相近,一般取30—50克(一小把)干艾草煮水泡脚,煮法与前面提到的相同。身体寒湿重的人,每周可以用艾草泡一次脚。还可在泡脚的同时,喝上杯生姜红枣水作为辅助。
桂皮,又称肉桂、官桂或香桂,有温补肾阳的作用。用它泡脚,对于因肾病引起的浮肿有较好的缓解作用。
肾源性水肿是由于肾脏功能问题或出现疾病而引起的水肿。一般首先发生在组织疏松的部位,如眼睑或面部、足踝部,在早晨起床时最为明显,用手指按压水肿部位的皮肤可出现凹陷。如果出现了肾源性水肿,您可以用花椒和桂皮(分别取15克)煮后泡脚,煮法如前所述。连续用此法泡脚能起到一定的消肿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