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五成人不知道变矮是骨质疏松了,六成老年女性不补钙。
根据国际骨质疏松基金会发布的《中国骨质疏松白皮书》,截至2009年,我国至少有6944万人患骨质疏松症,另有2.1亿人骨量低于正常标准,存在骨质疏松的风险。在我国近7000万骨质疏松症患者中,女性患者占其中的70%,人数超过5000万。
同时,令人堪忧的是骨质疏松并未被大众所重视。一项“中国妈妈骨质健康状况调查”显示,41%的受访者的妈妈身高比年轻时降低了3厘米以上,53.4%不知道老年人身高变矮是骨质疏松症的表现,同时64.4%的受访者的妈妈没有在日常饮食之外补钙,更有将近七成受访者的父母从来没有做过骨密度检测。
国际骨质疏松基金会的数据显示,女性一生中发生骨质疏松性骨折的概率达40%,高于乳腺癌、子宫内膜癌和卵巢癌概率的总和。
随着年龄的增大,女性发生骨质疏松症的风险将急剧上升。相关统计数据显示,女性20~35岁左右是骨量的高峰期,过了35岁后,骨质开始以每年0.5%~1%的速率流失;50岁停经后,骨质流失速率增加到每年1%~2%,而60~69岁将上升至42.7%,70~79岁更是达到了67%,因此,女性“保骨”的急迫性更甚。
骨质疏松虽然没有办法根治,但预防得当完全可以缓解和避免。最主要的防治措施是加强运动,多晒太阳,合理饮食。现代医学认为运动可以调节神经内分泌,促进钙的吸收和利用。慢跑、散步、爬山、跳绳、登楼梯、骑自行车等能强化造骨细胞及骨骼的耐受力,增加骨质、提高骨密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