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养生堂 >> 健身饮食
中药“四气五味” 食物也适用
        正文浏览次数:556
  2021/7/29 10:19:59    来源:    作者:       打印 | 复制 | 保存本页信息

祛除病邪,有药物治疗,也有食物疗法。明代名医张景岳说:“欲救其偏,则惟气味之偏者能之”。医家说的气味即性味。药食均有性味,利用药物性味之偏用于治疗叫药疗,利用食物性味之偏用于治疗叫食疗。

  《神农本草经》指出,药有酸咸甘苦辛五味,又有寒热温凉四气。“四气五味”理论既能指导中药使用,也同样适用于认识食物。每一种食物都有性和味,只有全面了解,才能做到合理应用,获得“倍胜于药”的效果。

  “四气”怎么区分

  四气又指四性,即寒、热、温、凉。其中寒与凉、热与温是程度上的不同,温次于热,凉次于寒。

  温性食物有刀豆、芥菜、香菜、南瓜、桂圆、杏、桃、石榴、乌梅、荔枝、栗子、大枣、核桃、鸡肉、鳝鱼等。热性食物有韭菜、葱、大蒜、生姜、小茴香、花椒、羊肉等。

  温性和热性食物,可温阳散寒,适宜寒性体质及寒性病证,表现为面色苍白、口淡不渴、手足四肢清冷、小便清长、大便溏泄者。

  凉性食物有茄子、萝卜、冬瓜、丝瓜、青菜、菠菜、苋菜、芹菜、荞麦、薏苡仁、绿豆、豆腐、梨、枇杷、茶叶、蘑菇、鸭蛋等。寒性食物有马齿苋、苦瓜、藕、茭白、柿子、西瓜、黄瓜、香蕉、桑葚、荸荠、田螺、螃蟹、紫菜、海带等。

  凉性和寒性食物,可清热解毒,适宜热性体质及热性病证,表现为面红目赤、口干口苦、喜冷饮、小便短黄、大便干结者。

  中医通常将寒热之性不显著的称为性平。山药、甘草、白果、芡实、天麻、茯苓、莲子、黄精、黑芝麻、榧子、酸枣仁即属这一类。由于性平和,一般情况下都可选用,尤其对素体虚弱或病证寒热错杂者较为适宜。

  “五味”按需选择

  五味指酸、咸、甘、苦、辛。

  酸味有醋、马齿苋、赤小豆、橘子、橄榄、杏、山楂、石榴、乌梅、荔枝等。酸味多含有机酸、鞣质等,适当食用可促进食欲,健脾开胃,增强肝脏功能,提高钙、磷元素的吸收。但过量食用,可引起胃肠道痉挛及消化功能紊乱。

  咸味有盐、紫菜、海带、海蜇、海参等。咸味有补肾作用,但食咸过多会加重肾脏负担,诱发或加重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患者要少吃盐及腌制品。

  甘味有牛肉、山药、大枣、蜂蜜、甘蔗等。甘味可滋补和中、调和药性及缓急止痛。但过食甘甜会影响食欲,引起肥胖、龋齿。中老年人食糖过多,会导致血糖、胆固醇升高,诱发心血管疾病。

  苦味有羊肉、苦瓜、茶叶、杏仁、白果、桃仁等。苦味能清泄火热、降泄逆气、通泄大便、燥湿坚阴等,但因多含生物碱等,多食会引起腹泻,脾胃虚弱者慎用。

  辛味有姜、葱、大蒜、香菜、洋葱、花椒、韭菜、酒、豆豉等。辛能刺激胃肠蠕动,增加消化液分泌,促进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但过食辛辣会刺激胃黏膜,消化道溃疡、便秘、痔疮者要注意。

  / 养生食谱 /

  清热解表桑叶豆豉饮:桑叶15克,淡豆豉15克。两者一并放锅中,加水一碗半,煮至大半碗(约200毫升)。可清热解表,善治风热感冒,表现为发热重、恶寒轻、咽喉红肿、鼻流黄涕、苔薄黄。

  温散风寒葱姜汤:葱白30克,生姜30克,红糖适量。葱白洗净,切段;生姜洗净,切片;一并放锅中,加水一碗,煮至半碗(约150毫升),调入红糖,趁热喝下。感冒风寒证宜于采用,表现为恶寒发热、鼻塞流清涕、苔薄白。

  (责任编辑:hbln1)

相关信息
  • 盛夏多吃四类“豆”
  • 2023/8/7 10:27:01
  • 四大症状警惕慢性肾炎
  • 2023/8/7 10:25:49
  • 黄宗江 做到“七伴”享高寿
  • 2023/8/7 10:24:48
  • 邹燕勤 养生先要养肾
  • 2023/5/17 9:58:34
  • 积极治疗基础疾病 预防心绞痛
  • 2023/5/17 9:57:23
  •  热点文章导读 
    老人吃苋菜引发植物日光性皮炎 脸部大
    老年人可通过自我劝慰防止发怒
    石家庄百岁老人揭长寿秘诀 心态好是关
    老人防衰老该怎么做 健身+饮食同防衰
    老年人浴室洗澡要注意水温 不能忽视室
    老人也需要玩具
    为啥听力好的人更长寿?
    香菇有助于老年人预防心脑血管疾病
    感冒应分症食疗
    学学活百岁的健康秘笈
    老年人为什么会害怕死亡有恐惧感
    年龄越大 骨质流失越快
    别再迷信“癌症出国治”
    吃黄色蔬菜防老年痴呆
     图库 
    版权所有:河北省老年事业促进会 河北省老年文化促进会 河北省老年事业发展基金会
    地址:石家庄市裕华西路116号 邮编:050000 电话:0311-83054758、87102610 邮箱: 846689042@qq.com
    冀ICP备1000665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