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很多人认为,小小的便秘不是病,殊不知便秘不仅会降低生活质量,还会引发很多慢性疾病。安徽省合肥市第二医院广德路院区普外科最近接诊了一位63岁的女患者,便秘已有30多年,痛苦难言。专家表示,便秘也是一种病,不能久拖,需尽早治疗恢复健康。
60岁以上22%患慢性便秘
“我每天都吃不好,睡不好,真的太痛苦了。”刘女士今年63岁,便秘已经有30多年了,每次排便都要来来回回蹲很多次,就是排不出来,排不干净。经常吃泻药,但效果不理想,一停药症状反而加重。就诊后检查发现,刘女士的便秘类型为出口梗阻性便秘,由盆底功能障碍引起。通过电刺激生物反馈疗法,可恢复盆底肌功能。一个疗程后,刘女士的便秘症状已得到显著改善。
数据显示,我国成人慢性便秘患病率高达4%-6%,并随年龄增长而升高,60岁以上患病率高达22%。便秘不仅会让人情绪紧张,出现睡眠障碍,更会导致痔疮和肛裂,甚至加重或诱发心脑血管疾病,增加结肠癌等癌症风险。
做对症检查知便秘“祸首”
治疗便秘关键是辨别便秘是属于器质性便秘还是功能性便秘。前者主要是肠道病变或者其他躯体疾病,其中息肉、肠癌、炎症性肠病最多见;后者与生活习惯、饮食习惯、心理、年龄有关。
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放射科副教授周智洋介绍,有解大便困难、慢性便秘、黏液血便、肛门坠胀、排便时有会阴及腰骶疼痛等的病人要做排粪造影,就是将钡剂模拟粪便灌入直肠内,通过X线透视观察钡剂排出(模拟排便)过程中肛门和直肠的功能变化,可鉴别诊断便秘是功能性的还是由于肛门、直肠和骨盆底部的器质性疾病所致的。做排粪造影检查不痛,但需患者配合忍住“大便”。
浙江台州医院消化内科主任周贤斌说,临床上发现,便秘严重的老人,相当一部分存在肠道息肉或肿瘤的情况。所以,老人出现频繁便秘时,最好到医院做一下肠镜,看看肠道是否正常。周贤斌建议,45岁以上人群如果之前从没做过肠镜,最好做一次,家族有肠癌患者的人,这一点尤为重要。
长期靠泻药诱发结肠黑变
周贤斌说,老人一旦经常出现便秘,会习以为常,长期靠泻药通便。泻药的作用只是临时解决便秘,有些老人甚至需要靠几种泻药维持排便。“便秘治疗,分型很重要,患者要尽早到正规医院就诊。绝对不赞成长期用泻药,除了延误疾病诊治,还会导致结肠黑变病。”
他表示,器质性便秘找到病因后对症治疗就会有效,功能性便秘也可通过饮食、生活习惯、运动、药物等多种手段调理,且每个人的“处方”都不一样。患者需要坚持调理一段时间才能见效,且之后要继续坚持。(摘编自《市场星报》《台州晚报》《羊城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