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我拿出来一看,吓了一跳,怎么都发芽了?胆宁片裂开出现黑色硬硬的东西。”近日,上海的朱女士爆料,上药牌胆宁片没到期就出现了疑似“发芽”的情况。还有几位女士也遇到过此种情况。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发芽”因药品吸潮浸膏外露
据朱女士称,2018年6月,她因胆囊疼痛就医,医生开了两瓶上海和黄药业有限公司生产的“胆宁片”,有效期到2020年11月。吃了几次后,她就把药物存放在抽屉里,直到最近她再次拿出“胆宁片”服用,却发现每粒药丸都长出了芽苞。
原来,这并非药丸“发芽”,而是药丸受潮后浸膏析出。上海和黄药业有限公司质量中心副总监李英称:“中药浸膏具有一定吸湿性,包裹在外的薄膜包衣材料如果遇水,或者环境相对潮湿的情况时容易吸湿,造成这种现象。”
“发芽”药片可联系厂家更换
“发芽”的中成药还能继续服用吗?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学院制药系教授陆洋认为,一旦浸膏外露,就表明浸膏吸潮了,有可能导致成分发生变化。因此,不建议患者继续服用,可联系药厂更换。
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药剂科临床药师亓展表示,大多数药物都容易受温度、湿度、空气、光照等方面影响而变质,通常贮存药品需要避免日光直射、高温、潮湿等不利因素。药物是否过期光看保质期还不够,药物如果保存不当,即使没有开封,保质期也可能缩短。
如何辨别判断药物是否变质呢?如果药片出现变色、松散、粘连、糖衣开裂等,不仅会降低药效,有时还会出现毒副作用;胶囊如果发黏、破裂一般就是过期了,不宜服用;混悬剂是将难溶的固体药微粒通过液体溶解的剂型,如果它们出现絮状物、颜色及味道发生改变,就可能是过期了;糖浆、红花油等大瓶液体药物,如果出现分层、沉淀、异味则可能是变质了,不可继续服用。
中成药存放应严格密闭防潮
据亓展介绍,西药一般适合于室温保存,一些固体栓剂和生物制剂必须放入冰箱保存;药物包装上标示具体温度条件的,按标示要求储存。但一些药物不宜放在低温环境储存,比如口服液体制剂。而中药的贮存与空气湿度关系最大。中药材受潮后会霉烂,片剂会松散破裂、变色粘连,药物会粘结成块,有的还会分解失效。中药的存放,最好能使用干燥的非铁器类密封罐,倘若没有,也可以用塑料袋将它层层包封以隔绝空气。而各类中成药,都应在阴凉干燥处密封防潮保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