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给孩子服用过多维生素导致孩子中毒、老年人乱服保健品、自行配制草药治病被送医抢救……由于各种原因,老年人、儿童成为乱服保健品伤身的高危人群,很多人迷恋各种保健品不能自拔。
儿童和老年人成高危人群
前不久,在湖南省儿童医院急诊科,一个女童因服用了超量的维生素AD而接受洗胃治疗。一些家长不想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盲目给孩子服用保健品,导致孩子中毒的事频发。“这些家长好心办坏事,健康素养太低了。”深圳市龙岗区第四人民医院儿科主任邓俊彪说。
相比于儿童而言,老年人乱服保健品的现象更为严峻。湖南省职业病防治院中毒科主任赖燕接诊过多例因乱服保健品和各种“神药”而导致铅中毒的老年人。
各有各的需求
湖南省老年医学与健康科学传播团队首席专家、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老年医学科刘幼硕教授说,近年来,沉迷于各类奇葩养生方式和购买保健品的人群不断扩大,“保健品控”们常有以下类型:
——渴望关注、渴求温暖型。“我一天要吃十种保健品,卖保健品的小伙子比我儿子对我还亲热,我就喜欢在他那买保健品!”家住常德的梅兰女士的退休工资全部用于购买保健品。
——自我补偿型。一些老年人觉得自己辛苦半辈子了,晚年该享清福,而他们安享晚年的方式就是购买保健品。“现在越来越多老年人开始攀比谁的保健品更贵。他们完全没有意识到乱吃保健品对身体的危害。”湘雅三医院老年病科副教授江凤林说。
——四处寻求偏方型。
“排队几个小时看病,医生三分钟就打发我了,说我已经是癌症晚期了,难道我就等死吗?我现在四处寻找偏方,只要对我身体好的,我都吃。”肿瘤患者刘梅(化名)说。
“很多人是出于对疾病的恐惧而不停地购买保健品,认为这就是爱自己的表现,与其说是身体需要,不如说是满足自己的心理需要。应加强对他们的健康宣教和心理辅导,解除心瘾。”湖南省脑科医院大精神科主任周旭辉表示。
公众需要提升健康素养
专家建议,国家在整顿“保健”市场的同时,还应不断提升公众的健康素养。健康素养是指个人获取和理解基本健康信息和服务,并运用这些信息和服务做出正确决策,以维护和促进自身健康的能力。
江凤林指出,不少公众健康素养长期处于“及格线”以下,特别是老年人对于健康的需求与科学养生信息的供给不对等,难以抵挡推销员温情的攻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