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病患者注意:腹泻也要命
正文浏览次数:646
夏日拉肚子很常见,很多人都把腹泻简单地归根于“吃坏东西”。但你可能不知道,拉肚子也能要命。近日,急诊科医生@最后一支多巴胺 就遇到了一位因拉肚子大意死亡的案例。在下面这篇《从腹泻到死亡,不过12小时的距离》的文章中,这位医生介绍了自己接诊的过程。(摘编自《北京青年报》)
从腹泻到死亡,不过12小时
五个小时前,一位65岁的男性患者来看急诊。
“医生,我肚子痛,拉肚子,可能吃了过期的绿豆糕。”患者说,七个小时前他开始出现上腹痛和腹泻。
“医生,能输点消炎药吗?”患者的妻子打断我问诊的话,急切地想知道答案。
输液可以,但我先应明确病情。患者苍白的面色引起了我的重视:“你的血压只有80/46mmHg,已处休克状态,要做心电图,抽血化验,然后输液。”
“检查不用做,就是吃了绿豆糕,拉肚子。”
“不检查,怎么知道指标高低?怎么知道挂多少药水?”嘴上这么说,我最担心的却是:患者腹泻乏力,感染程度如何,电解质情况如何?患者休克,有没有合并其它情况?真的只是胃肠道痉挛性疼痛?
“我们没什么病,就是吃坏了东西!”家属喋喋不休,不肯配合。有些人不愿检查是考虑费用,有些人是想尽早治疗。
“高血压和糖尿病还不是病吗?我不管你以前如何,我只知道你现在要做这些检查。”我站起身,示意患者跟随我前往抢救室。或许是我态度比较坚决,家属再没说话。
第一时间给他做了心电图,无明显异常。“打开静脉通路,留血标本,快速补液,监测血压、心率、尿量。”我叮嘱完赵医生后转身准备开医嘱。然而,还没开完医嘱,就在距离做完心电图不到四分钟的时间内,患者的病情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快过来,室颤了!”赵医生突然提高分贝,让我内心出现了一丝慌张。我一个箭步冲到患者前:胸外按压、电除颤、肾上腺素……按压、除颤、呼吸机……谈话、下病危、签字、汇报、会诊……
最终还是没能敌过死神,患者从腹泻到死亡仅12小时。
慢病老人拉肚子别不当回事
赵医生说:“为什么患者的病情会突然恶化,突然出现如此要命的心室电风暴?”
这个世界上从来没有人会无缘无故地患病、病情突然变化。其实身体早已发出求救信号,只是被忽视罢了。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调查,腹泻的致死率仅次于肿瘤、心/脑血管病、糖尿病之后。这位男性患者常年患有高血压和糖尿病,大多数情况下心脏便存在或轻或重的问题,是腹泻后导致心脑血管意外并发症的高危人群。
在出现腹痛腹泻后,患者和家属都没有在意,只认为是普通的拉肚子。然而,很少有人知道:对患有慢性病的中老年人来说,发热、腹泻、呕吐、纳差、大量出汗后的电解质紊乱往往可以诱发严重的恶性心血管事件。也很少有人知道:有些不典型症状的急性心梗患者就以腹痛为首发的临床表现。
高危人群预防腹泻很简单
“只是腹泻,却为此送了性命,家属能不能理解?”赵医生说。
可同这些相比,我最关心的是:高危人群如何避免发生腹泻,发生后如何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赵医生倒是心直口快:那还不简单,注意以下几点不就可以了?
1.不要食用生冷的食物。
2.冰箱里隔夜的食物尽量不要食用。
3.冰啤酒、冰淇淋、冰镇酸梅汤等冷饮尽量不要食用。夏天的冰西瓜也尽量放置一段时间再吃。
4.烧烤、田螺、小龙虾等可能不干净的东西不要食用。
5.要知道有时候心肌梗死可以没有胸痛,只是腹痛;也要知道严重的呕吐、腹泻、发热、出汗也可以诱发心脏病。
6.患病时要多测血压血糖,一旦有风吹草动第一时间来医院。
是的,预防方法就这么简单,希望人人都能树立健康意识。
(责任编辑:lch)
热点文章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