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越来越瘦 就可能得了肌少症
正文浏览次数:720
有一种“老来瘦”叫肌少症
60岁以后,有的人越来越清瘦,体重越来越轻,再也不像从前那么饱满,周围的人,都以为这是“千金难买老来瘦”。但他们越来越容易疲劳,时常走不动路,拿不起东西,越来越爱生病。最近遇到一位老太太,儿子陪着来的,体重从原来的45公斤降到了35公斤,她说:“医生啊,我是开冰箱门一股冷气出来,就会感冒。”
面对这样的老太太,大部分中医会说这是气虚,或者血虚,西医则归为衰老综合症。其实,老太太得了一种病,一种大部分老人没有听说过,连我国不少医生都还不知道的病:
肌少症。
在我们周围,一些老人越来越瘦,一些老人身体越来越胖,手脚却越来越细,皮肉松弛,他们都可能是肌少症患者。
肌少症,即骨骼肌减少症,是一种逐渐被老年科医生认识到的老年综合征。骨骼肌质量减少、肌力减退,是肌少症的主要临床表现。中医学“痿症”中的“肉痿”、“筋痿”、“骨痿”指的就是这种病症,病根在五脏,“五脏使人痿”。
肌少症往往伴随着慢性疾病
肌少症往往与慢性疾病如影随形。目前,我国慢病管理逐渐规范化、系统化,但社会普遍缺乏对肌少症的认识。肌少症的存在会延长慢病控制的时间,对患者恢复起到“减分”作用。
陈大爷因为类风湿引发疼痛不敢运动,导致全身多处肌肉严重萎缩,半年内体重下降了5公斤,这种状况在重度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中并不少见。经过治疗,他仍不能有效恢复自理能力,还多次出现机体感染。
肌少症,带来的不仅是形体的瘦削及憔悴感,还会因肌肉无力、功能下降,导致跌倒、骨折、骨质疏松、骨关节炎等发生率增加。肌少症引起的代谢紊乱会引发多种慢性疾病,如肥胖、2型糖尿病、高血压、高脂血症等,同时,还会损害免疫功能,增加患肿瘤的风险。
所以,肌少症已经成为老人死亡的第四大诱因。
肌少症需要怎么预防
肌少症没有西药可以治疗,而中医有综合调理优势。我们意外发现从去年进入本报视野的黄氏益寿强身膏,有预防、延缓肌少症的作用,服用者普遍反映“有力气”,“走路变得有力气了”。没有力气,脚没有力气,是肌少症的典型症状,而黄氏益寿强身膏,作为国家OTC药品,它的“强筋健骨”功能,让服用者吃了“有力气”,“走路有力气”,这不就是药证相符了吗?
中医认为,肝主筋,脾主肌肉,肌少症的预防、治疗要从护肝、健脾入手,打开患者的胃口,恢复患者的精力,黄氏益寿强身膏,是我国著名黄氏喉科家传300年的秘方,40年前成为我国OTC膏方。该方从滋补肝肾,健脾开胃,强筋健骨,补气养血,养心安神入手,精选22味道地药材,本报数以百计的老年读者,服用3个月,能确切改善体虚气弱,食欲不振,腰膝酸软,神疲乏力,头晕目眩,失眠健忘等肌少症常见症状,预防跌倒,预防感冒。
(责任编辑:lch)
热点文章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