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养生堂 >> 常见疾病
七类人血压别降太低
        正文浏览次数:456
  2018/5/11 9:17:20    来源:网络转摘    作者:       打印 | 复制 | 保存本页信息

  除高血压危象外,其余患者均应平稳而逐步降压,因为血压下降过快和过低会使患者出现头昏、乏力等体位性低血压的不适症状。因此,降压治疗必须掌握“缓慢平稳”的原则。一般情况下,提倡4~12周将血压降到目标值(140/90毫米汞柱)是比较适宜的,而不是越快、越低越好,尤其是以下7类人群。

  1.体位性高血压患者。血压降得过低,加上体位改变,会导致大脑供血不足。

  2.高血压脑病患者。此类患者的特点是血压突然升高,出现颅内压增高,所以降压必须要缓慢。

  3.双侧颈动脉严重狭窄患者。颈动脉向大脑灌注血液,血压降得太低容易引发大脑供血不足。

  4.基础血压高的人。这类人群缓慢将血压降至140/90即可,过低会引起恶心、头晕、心慌等身体不适。

  5.老年单纯性收缩期高血压患者。门诊中经常有60多岁的老人,收缩压高,舒张压却是正常或低的。这类人群血压过低,会使舒张压进一步降低,引发大脑血液灌注不足,出现频繁的头晕。

  6.身体衰弱的老年人。这类老人通常需长期卧床,体质差,脏器处于较弱状态,血压降得太低,会导致周围脏器血液灌注不足,出现生化指标异常。

  7.八十岁以上的老人。美国高血压指南要求此年龄段人群血压150/90即为正常,但我国标准值较低,是140/90,建议达到此值即可,不要过度控血压。

  不同患者对血压的调整,会有不同的适应和反应状态。血压降得过快过低,严重的会损伤大脑、肾脏、冠状动脉等脏器。本身有颈动脉狭窄、脑供血不足、慢性肾脏疾病、严重冠心病的患者尤其要注意。建议高血压患者平时养成定时测血压的习惯,一旦偏离标准值,应在医生的指导下用药,不可贸然将血压降得太快太低。

  北京医院心内科副主任医师 李康

  (责任编辑:lch)

相关信息
  • 盛夏多吃四类“豆”
  • 2023/8/7 10:27:01
  • 四大症状警惕慢性肾炎
  • 2023/8/7 10:25:49
  • 黄宗江 做到“七伴”享高寿
  • 2023/8/7 10:24:48
  • 邹燕勤 养生先要养肾
  • 2023/5/17 9:58:34
  • 积极治疗基础疾病 预防心绞痛
  • 2023/5/17 9:57:23
  •  热点文章导读 
    老人吃苋菜引发植物日光性皮炎 脸部大
    老年人可通过自我劝慰防止发怒
    石家庄百岁老人揭长寿秘诀 心态好是关
    老人防衰老该怎么做 健身+饮食同防衰
    老年人浴室洗澡要注意水温 不能忽视室
    老人也需要玩具
    为啥听力好的人更长寿?
    香菇有助于老年人预防心脑血管疾病
    感冒应分症食疗
    学学活百岁的健康秘笈
    老年人为什么会害怕死亡有恐惧感
    年龄越大 骨质流失越快
    别再迷信“癌症出国治”
    吃黄色蔬菜防老年痴呆
     图库 
    版权所有:河北省老年事业促进会 河北省老年文化促进会 河北省老年事业发展基金会
    地址:石家庄市裕华西路116号 邮编:050000 电话:0311-83054758、87102610 邮箱: 846689042@qq.com
    冀ICP备1000665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