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高血压是一种与气象变化密切相关的疾病。寒冷天气会刺激交感神经兴奋,导致周围血管收缩,出现血压波动。每到冬季,特别是气温骤降时,各大医院因血压增高前来就诊的患者明显增多。而根据不同年龄降血压,则能收到满意效果。
儿童——狠心管好嘴
近年来,未成年高血压患者逐渐增多,主要与肥胖有关。有数据显示,肥胖儿童中约有10%~30%的人患有高血压。此外,未成年高血压患者还有一大特点就是继发性高血压比例较大。由于患儿没有特别明显的症状,加上表述不清,往往容易被家长忽视,对身体造成严重损害。
应对方法 家长要养成定期给孩子测血压的好习惯,每年至少测一次。如果孩子被确诊,千万别盲目给他们吃成人降压药,以免影响生长发育。此时,家长要狠心控制孩子的饮食,减少高盐、高油、高脂肪类食物的摄入量,加强体育锻炼,这种生活方式的调整能取得比成人更好的降压效果。
青年人——给自己减压
35岁左右的白领已成为高血压患病率上升最快的人群。此类患者多为单纯性舒张期高血压,以男性居多,常和肥胖、家族史、饮酒史、不健康的生活方式等有关。部分年轻人长期处于激烈的竞争中,压力大、精神紧张,易导致肾上腺素过度分泌,引起血管收缩,进而诱发高血压。
应对方法 关键是调整生活方式,控制好工作节奏,别让自己长期处于高压紧张状态,避免熬夜、戒烟限酒。如调整生活方式3~6个月后,血压仍居高不下,则应及时就医,遵医嘱服用降压药。
中年人——防动脉硬化
近年来,因高血压引起的中年人猝死事件时有发生,这类人多为原发性高血压,且有家族遗传病史。建议中年人一定要密切关注自己的血压,以免对心、脑、肾及全身血管等重要脏器造成不可逆的损伤。
应对方法 尽量做到早发现、早治疗,及时调整生活方式,若血压仍未下降,则应考虑开始服用降压药。中年高血压患者中,约有10%的人白天血压正常,单纯夜间血压高,这是一种“隐蔽性高血压”,建议做动态血压诊断。
老年人——要静心制怒
老年高血压患者,症状体征多不典型,大部分人表现为收缩压高、舒张压低、血管硬化明显,易出现缺血性脑病、脑梗死、糖尿病、高血压性心脏病、大动脉粥样硬化等并发症。
应对方法 过度劳累、情绪大喜大悲、排便过于用力、运动过量等,都会导致血压剧烈波动,加重并发症。对于老年人来说,静心、制怒非常重要。此外,由于每个人的肝肾功能、基础疾病等存在差异,千万别靠亲友推荐药品随意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