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刘国珍在喂老人吃饭。 |
![]() |
吃完饭后,刘国珍扶着老人遛弯。 文/图 记者 江倩倩 |
随着城阳区老年人口越来越多,谁能帮忙碌的年轻人分忧照顾他们的父母?城阳区的社区护工刘国珍肯定会站出来拍着胸脯说“我来”。四年多的社区护工生涯练就了50岁的刘国珍高于平常人百倍的耐心 ,脏活累活她更是抢着干。当护工不容易,刘国珍说,其实这就是个良心活,如果能经常站在老人的角度想事情,理解他们,那么工作并没有想象中那么累。
当4年护工干遍脏活累活
2012年12月31日下午4时30分许,城阳区夕阳红老年公寓里的晚饭已经准备好了,50岁的护工刘国珍像平时一样,把饭菜分好,送到老人们的房间里。记者了解到,夕阳红老年公寓是小北曲居家养老服务站,除了负责小北曲社区的养老服务外,还分担城阳区其他社区的养老压力。老年公寓里有十几位老人因为各种原因生活不能自理,刘国珍得跟其他护工一起给老人喂饭。
“每天一开始工作,时间就由不得自己了。早上7点钟给老人分早饭,再打扫卫生洗衣服。因为一些老人生活没法自理,大小便失禁,所以要换洗的衣服都特别多,再加上床单被罩什么的,公寓里的两台洗衣机轮流转,最多的时候一天都能洗七八筒。我每天就在这里来回转悠,给这个老人涂涂药,给那个老人缝缝被罩,到下午5点下班时,脚后跟都觉得疼。”刘国珍说。
刘国珍告诉记者,这些其实都还不算什么,从2008年夕阳红老年公寓刚建起来时她就开始在这里为老人服务,至今已经四年多了,什么脏活累活都干过。“既然当了护工,就别怕脏嫌累,给大小便失禁的老人洗衣服、洗床单是最平常的事。78岁的纪大爷得了脑血栓行动不方便,起褥疮起得厉害,房间里的味道也很大,我每天都给他翻身、擦洗、上药。纪大爷在我们这里住了两年多,他的病特殊,照顾起来不轻松,相处了这么长时间,他一去世我心里很难过。”刘国珍说道。
照顾老人练就超强耐心
“照顾老人跟照顾孩子一样 ,得有耐心。”采访中,刘国珍一直说这句话。刘国珍说,在老年公寓里上班都是白班倒夜班,上白班的时候闲不住,上夜班其实也不“消停”。“我们每隔一个星期轮一次夜班,上星期我刚上完夜班,有个于大妈精神有点恍惚,睡一会儿觉半夜起来嚷嚷要洗漱出门溜达,我好说歹说,好不容易劝住了,过一会儿她又把我叫过来说要出门,折腾了好几次,直到凌晨才哄睡了。”刘国珍笑着说,“人老了就像小孩儿一样,有时候脾气还挺犟,你得耐着性子慢慢劝慢慢哄”。
提起老年公寓里的老人,他们的故事刘国珍能讲三天三夜。“83岁的纪大妈有健忘症,每天都会问我无数遍"我儿子什么时候过来看我?"问完一遍她自己就忘了,过五分钟又来问,她儿子来看完她前脚刚走 ,她一转头忘了,又开始问。老人不容易,我就是给他们服务的,怎么能不回答她?每次问我都跟她说一遍,她儿子什么时候来看她,一天能回答个四五十遍,都习惯了。”刘国珍笑着说。
将心比心干好护工活
分完晚饭后,刘国珍挨个房间转悠,看看老人吃饭吃得怎么样。记者跟随刘国珍来到90多岁的张大妈房间,一进屋门,张大妈就跟刘国珍开玩笑说,“怎么样,今天我没有骂你吧?”刘国珍笑着说:“您骂几句也没关系,我还接着来。”刘国珍介绍说,张大妈90多岁了,本来跟隔壁屋的刘大妈住一屋,后来两个人有些不愉快,就搬到现在这个屋里了,“搬家”后张大妈的心情比以前好多了。
“老人住着舒服 ,心里不委屈比什么都强。子女工作忙不能陪在老人身边,把他们交到我们手里,我们能让他们心里不痛快?护工照顾老人,干的是良心活,人都有老了的一天,多为老人想想,工作就好干了。”刘国珍说。
记者从夕阳红老年公寓负责人林爱青那里了解到,目前老年公寓里入住了90余位老人,他们最小的50岁,最大的90多岁,其中有15位老人生活不能自理,需要护工常年不离身地照顾饮食起居,老年公寓里有16位普通护工,他们拿着不多的工资,卖力地照顾老人们的饮食起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