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老年生活 >> 老有所养
洛南91岁老寿星晒幸福
        正文浏览次数:1203
  2014/12/10 23:37:04    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打印 | 复制 | 保存本页信息

91岁老寿星雷振武     早就听说洛南县柏峪寺镇茶房村有一位91岁的老人,身体硬朗,耳不聋,眼不花,还能担水做饭,干体力活。昨天,记者零距离接触了这位老寿星,聆听他讲述那鲜为人知的故事。
  一生坎坷老来得福
  老人名叫雷振武,出生于1922年,今年91岁,是洛南县柏峪寺镇茶房村雷咀组人。见到老人时,老人正在家里帮孙子做饭,老人面色红润,精神矍铄,谈吐自如。老人一生命运坎坷,自幼父母双亡,靠吃百家饭长大,当长工度日。老人25岁那年,被国民党强拉壮丁,后参加了解放军。虽参加不少战役,却毫发未损回乡。老人一生饱经风霜,却极少生病,也从未进过医院。90多年过去了,如今的老人眼不花、耳不聋,有时还能下地干活,担水做饭。据老人的孙女讲,老人一生十分勤劳,每天起得很早,却很少睡觉,一日三餐,早上一个鸡蛋、半杯豆奶粉,中午半碗稀饭一个馍,晚上还是稀饭,喜欢吃稀一点的东西,最爱吃芋头糊汤。
  没上过学却知古论今
  老人虽未上过一天学,但他知天文,识地理。老人性格十分开朗,村里大人小孩都喜欢他,喜欢听他讲故事、拉家常,村里谁家婆媳闹矛盾、邻里闹纠纷,经他插手,百事皆消。老人平时虽足不出户,但远近几十里谁家娃结婚了,媳妇生娃了,他都了如指掌,诸如陈年老事,国内国外重大新闻,他都略知一二,方圆人都称老人是“活诸葛”。
  心地善良不贪钱财
  老人一生清贫,但心地善良,喜欢帮助别人,却从不贪财。过去,他在山西逃荒时,曾捡到半袋米,路遇一沿路乞讨的老婆婆,他宁愿自己挨饿却将米送给了老婆婆。
  如今,生活好了,老人只要听说谁家经济困难,他就毫不吝啬地去救济。老人总说:“钱财乃身外之物,生不带来,死不带去,何必斤斤计较呢!”老人没有别的嗜好,唯一爱好就是看电视。据老汉的孙女讲,打她记事起,老人常奔走几十里外看电视,至今这个嗜好一直未变,现在家里有了电视,老人经常一看就是三五个小时。老人说,他一生别无他求,只求有个人说说话就行。
  他说,他前半辈子目睹了农民的贫困,后半辈子体验了党的好政策。如今,国家每月还给发100元高龄补贴、430元复员退伍军人补助金和75元新农保,每月能领605元,各级政府对他又特别照顾,除发优抚金外,过年过节还来慰问他。
责任编辑:李璠
  (责任编辑:xhcen)

相关信息
  • 临沂好儿媳奉养91岁卧病婆婆4年 没睡囫囵觉
  • 2015/7/2 11:36:18
  • 一对耄耋老人的幸福生活
  • 2015/6/24 14:56:09
  • 河北抗战妈妈91岁尹凤凤:送情报护伤员战火中的铿锵玫瑰
  • 2015/5/12 16:19:39
  • 河北抗战妈妈91岁高德凤:14岁跟着二哥去抗日
  • 2015/5/12 16:10:44
  • 无锡滨湖60家社区居家养老享受幸福餐
  • 2014/12/10 23:37:07
  •  热点文章导读 
    亲人临终前,我们该怎么办!
    倡导居家养老
    儿子欠下千万巨债远走他乡 七旬老母卖
    民 谣 四 首
    生活是一面镜子
    “天坛大爷”名扬海外
    眼不花能穿针引线,爱动脑自制九连环
    义务管护公共树木38年
    78岁上大学:我要做一个新时代的奋斗
    河北农大退休教授妙手著神奇 变废为宝
    老年人应该向年轻人学习的9件事
    社论:公共自行车何必对老人设门槛
    七旬老人3年手绘百米长画 记录农村
    河北七旬老奶奶为村里孤寡老人缝制布鞋
     图库 
    版权所有:河北省老年事业促进会 河北省老年文化促进会 河北省老年事业发展基金会
    地址:石家庄市裕华西路116号 邮编:050000 电话:0311-83054758、87102610 邮箱: 846689042@qq.com
    冀ICP备1000665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