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老年生活 >> 老有所养
天冷了,两年“娘”一起伺候
        正文浏览次数:1024
  2014/12/10 23:37:03    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打印 | 复制 | 保存本页信息

张厚玲给杨刘氏老人喂桔子吃。 本报记者 晋森 摄

  人物简介:

  张厚玲,邹城北宿镇一个普通的农村妇女,却照顾本村非亲非故的偏瘫老太太杨刘氏30年。背进背出、端饭送水,比照顾亲娘还上心。2012年12月,张厚玲把96岁的亲娘接过来,两个“娘”一起照顾。在她的带动下,张厚玲所在的北宿镇东毛村敬老孝老蔚然成风。

  天已进深冬,屋里的温度也变得很低。因为担心冻着老人,张厚玲让家中烧的土暖24小时都保持有火,“每天晚上我都要起来加几次炭,不能让炉子灭了,不然两个老人受不了。”张厚玲对记者说,因为天气太冷,她除了给杨刘氏老人屋里安装土暖气片外,还加了个电褥子。

  杨刘氏与张厚玲同村,因为没有儿女,生活贫困,只能与老伴住在村头的一间土屋内。张厚玲在村里当妇代会主任时,几乎每天都给老人送饭。杨刘氏的老伴因病去世,张厚玲干脆将杨刘氏老人接到了自己的家中,像自己的母亲一样照顾。

  说到照顾老人,张厚玲总感觉对不起自己的婆婆和母亲。6年前婆婆意外去世,成了张厚玲心里一个挥之不去的结。张厚玲的亲生母亲已经96岁高龄。每次回娘家,母亲都会嘱咐张厚玲,“闺女,你别过来了,不用来看我,你家里也离不开人。”为了不让自己愧对母亲,张厚玲把自己的亲娘也接到家中。“两个‘娘’一起照顾着,也算尽点自己的心,平时照顾俺娘确实少。”张厚玲说着有些哽咽。

  尽管天气比较寒冷,但是杨刘氏老人不喜欢在屋里憋着,有太阳的时候还是喜欢在院里晒太阳,“她想晒太阳的时候就呀呀的给我说,我就背她出来晒太阳。”张厚玲告诉记者,杨刘氏老人本来体重就比她重,再加上冬天穿的衣服厚,现在已经62岁的她把老太太背起来更吃力了,“有时候我往上撑好几次,才能站起来,慢慢挪到院子里。”

  91岁的杨刘氏老人精神很好,每天晚上照例要喝二两酒,“不给酒喝就生气,气着不吃饭呢。”张厚玲笑着说,老太太现在的饭量也不错,喜欢吃煎饼的她每顿饭吃一个煎饼半碗菜,还喝两碗汤,“老人家的饭量比我的都好。”

  别人也曾劝张厚玲将杨刘氏老人送到敬老院,但张厚玲没有听,“当年把她老人家揽过来照顾,我就做好了打算,只要我身体还行,还能背得动,就一直照顾下去给她养老送终。”张厚玲在外面工作的老伴很支持妻子的行为,如今张厚玲的儿子、儿媳都把杨刘氏老人当成了亲人。

  如今,邹城北宿镇十里八成村的人都知道东毛村有个孝顺妇女张厚玲,在张厚玲的带动下,东毛村敬老孝老蔚然成风,东毛村党支部书记杨振勇告诉记者,一个月前,东毛村刚刚举办了村里“好婆婆”、“好媳妇”评选活动,由村里的30名村民代表投票选出了12名“好婆婆”和“好媳妇”并给予嘉奖,“奖励在其次,主要还是为了提倡这种敬老、爱老、孝老的风气名,以后还要继续举办这样的活动。”

    来源:齐鲁晚报
  (责任编辑:xhcen)

相关信息
  • HWATCH的智能手表新玩法:服务中老年人
  • 2015/5/20 10:43:54
  • 石家庄69岁老人两年半十字绣 秀出3.5米金陵十二钗
  • 2015/2/3 10:41:17
  • 鄄城78岁儿媳伺候99岁公公传美谈
  • 2014/12/10 23:37:14
  • 盐山孝儿媳带公婆再嫁,招上门女婿一同伺候老人
  • 2014/12/10 23:37:09
  • 九年,妯娌俩精心伺候患病公婆
  • 2014/12/10 23:37:08
  •  热点文章导读 
    亲人临终前,我们该怎么办!
    倡导居家养老
    儿子欠下千万巨债远走他乡 七旬老母卖
    民 谣 四 首
    生活是一面镜子
    “天坛大爷”名扬海外
    眼不花能穿针引线,爱动脑自制九连环
    义务管护公共树木38年
    78岁上大学:我要做一个新时代的奋斗
    河北农大退休教授妙手著神奇 变废为宝
    老年人应该向年轻人学习的9件事
    社论:公共自行车何必对老人设门槛
    七旬老人3年手绘百米长画 记录农村
    河北七旬老奶奶为村里孤寡老人缝制布鞋
     图库 
    版权所有:河北省老年事业促进会 河北省老年文化促进会 河北省老年事业发展基金会
    地址:石家庄市裕华西路116号 邮编:050000 电话:0311-83054758、87102610 邮箱: 846689042@qq.com
    冀ICP备1000665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