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本报记者 闫雪静
昨天是丰台区王佐镇南宫村发放养老金的日子。78岁的曹志逊老人骑着自行车来到社区服务站,养老补贴加上退休金,3000多元揣进怀。
“加上老伴,我们老两口一月收入5000多,快赶上城里白领了吧?”曹志逊掰着手指给记者说开了:“这养老金就有三部分,国家给270元,镇里给200元,村里还给1000元。我和老伴俩人一共就是近3000元,再加我有将近2000元的退休金,每月5000多元的收入是稳稳当当的,再说,这养老金还总涨呢。”
身板硬朗的老人风趣地说:“以前老话儿说老来嫌,我们村的老人都是老来宝。到了85岁,还能领长寿奖呢,越老越是宝吧!逢年过节,我儿女、孙辈、重孙辈,18口人聚一块儿,我做东买单,饭店请客!”
这个村520名60岁以上老人,人人都有养老金。刚刚退休的于桂俊更时尚,三张银行卡放在家,工资、养老金和养老保险就直接打进了卡里,她来社区服务站领的是每个月给60岁以上老人发放的购物券:“村里为我们考虑得周到,怕老年人舍不得花钱,还给发粮油卡,可以在超市买副食品。”
近年来,富裕起来的王佐镇把村民福利放在首位,全镇农民人均纯收入逐年提高,老年人更是老有所养。今年以来,镇政府已投入约1600万元为女55岁以上、男60岁以上的老人发放养老金,每人每月200元,全镇5600名老人无一例外全都享受到了这项福利。各村也根据实际经济发展状况,每月为每位老人发放养老金360元至1000元不等,补贴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每年每人约300元至500元。
“国家、镇、村三级都惦记着咱老年人,这么算下来,我们镇的老人坐在家里,每月至少领千元月薪。”曹志逊说,“这还不算,最让老年人发愁的看病也不用愁,前些日子,我哮喘咳嗽,在卫生院输了几天液,花了两千多,最后一报销,自己掏了不到一半。日子过得舒心,心情好,我和老伴这几年都没怎么上过医院。”
目前,王佐镇已有2.4万人加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新农合参合率和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率分别达到96%和98%,今年以来,该镇已投入150余万元补贴农民加入新农合,投入150万元为大病和住院开展二次报销,1162位患病住院的村民享受到了二次报销,村民住院看病仅不足一半费用需要自掏腰包。
领完养老金,曹志逊回家捎上80岁的老伴,老两口直奔休闲广场,附近村里六七位老人已经在这里等老曹呢,他们每天都要在这里开个“时事沙龙”。“每天我们老哥几个都在这儿聚,不唠家长里短,专聊热点新闻。”老曹说,“为了不落伍,每天读报、看新闻的时间不少于两个小时。”
当天的话题是“冬季供暖”,几位老哥你一言我一语:“今年刚降温就供暖,真是暖到咱老年人心里了。”“现在咱们这农村也跟城里一样供暖了。”“都说城乡一体了,可不都一样嘛!”
一位老哥换了话题:“头几天电视报纸都在讨论"你幸福吗",要是记者问你这个话题,怎么回答?”曹志逊干脆地说:“当然幸福了,身体健康,儿孙满堂,心情也好,咱能不幸福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