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六七个老人围坐在一起,唠着家常,夕阳斜照在他们那堆满笑容的脸上,俨然是一幅栩栩如生的“全家福”。可有谁知道,他们原本并不认识,是李桂英建起的亲馨老年公寓让他们这些素不相识的人走到了一起。
李桂英,迁安市蔡园镇蔡园村一名普普通通的农家妇女,年近50岁的她现任该村会计,对全村的大事小情可以说是了如指掌,无论是在工作上还是在生活中她总是乐于助人,村里人都戏称她是“闲不住的李大姐”。
其实呀,这话一点儿不假,她还真是个闲不住的人。儿女双全的她,如今已是知命之年,生活上不愁吃穿,自己也应该想想清福了吧?可她就是闲不住。这不,又打起了全村的“人口算盘”。
闲暇的时候,李桂英对全村的人口进行了一次详细的统计,她发现全村1700人当中,仅从业人员就占了1060人,其中妇女650人,50岁以上老人就有244人。子女们平时上班忙,大多无暇照顾老人。每天李桂英走街串巷的时候,看着这些坐在门口的老人们一坐就是小半天儿,生活平淡乏味不说,若真是有个头疼脑热或是突发疾病什么的,连个送医院的人都找不着。
李桂英考虑到河西区工矿企业较多,像他们村一样由于子女上班无法照顾老人的情况也特别多,为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也让老人们能够更好的安享晚年,她萌生了建老年公寓的想法。
回想起自己的过去,17岁的李桂英还没来得及尽孝,父亲便匆匆离她而去,更不用提让父亲安享晚年了。因此,在李桂英心中,总是遗憾自己没能尽到做儿女的责任,所以对老人们她更是有着很多特殊的情结。为了心中的那一点遗憾,李桂英更坚定了要建老年公寓的想法。
说干就干。她和家人商量之后,2009年4月初,李桂英投资30多万元在蔡园镇卫生院东租下了一套500多平米的三层楼房,办起了蔡园镇第一家私人老年公寓。
开业之初,有很多人都持观望的态度。尽管没时间照顾老人也不敢轻易把老人送去那里,唯恐老人受到半点的委屈和冷落。刚开始营业的时候,李桂英的老年公寓里面只有三位老人入住,这三位老人中其中的两位又是几乎都不能自主行动的。虽然入住的人员少,但李桂英并没有因此而怠慢了老人,她聘用了护理人员每天不仅要对公寓进行卫生清扫、晾晒被褥,更多的是要求护理人员一定要照顾好老人,对不能生活自理的老人要实行全天24小时陪护。后来,很多人通过到公寓来参观,又从侧面了解到李桂英待人热情,公婆在世的时候她孝敬老人是出了名的好。慢慢的,很多人都放心的把老人送到了公寓里。现在公寓里已经入住了11位老人了。
为了能让老人们吃好,她还专门学习了膳食营养学,聘请了厨艺好的师傅,一日三餐都是科学搭配,每周都会有新菜谱,大部分都是以各种粗粮和绿色蔬菜为主。很多老人的子女们来参观她的公寓时,看到如此简单的食谱都很不理解,他们认为给自己的父母吃这些稀粥烂菜的伙食太差,老人们也想每天大鱼大肉的吃个没够。每当老人的子女们提出质疑的时候,李桂英总是耐心的和他们解释:老人们年岁大了,消化系统都不是特别的好,多增加蔬菜的摄取量能够更好的促进肠胃消化,而过多的给老人们吃大鱼大肉不仅不能够提高他们的健康指数,反而会造成很多高血压、高血脂等疾病的发生率。我这可不是为了省钱而苦了老人们啊,这些全是为了老人们的健康着想的。听着李桂英侃侃而谈,大家心里疑虑很快打消了。
作为院长的她无时无刻不在记挂和照顾着老人。不管平时工作怎么忙,她都会抽出时间,陪老人聊天解闷,从交谈中了解老人的思想动态。每当老人想做什么事情时,她都会首先去支持、去鼓励,增强老人的自信心,为老人增添生活的乐趣;每当老人有什么不开心的事情时,她也会想尽办法,耐心开解,直到老人那紧锁的眉头渐渐舒展开来。
不仅如此,细心的李桂英还把每位入住老人的生日都熟记于心。当老人快要过生日的时候,她都会组织全体老人齐聚一堂共庆生日,并且还会精心的为老人们准备一份生日礼物,送上一份真挚的祝福,让老人们在欢快的氛围中,感受温馨,体味祥和。
李桂英和工作人员们竭尽所能,为老人们送去温馨和舒适,让老人们能够安享晚年。而这里的老人们也早把这里当成了自己的家,把李桂英当成是自己的亲闺女。
她从点滴中关爱着老人,从琐碎中牵记着老人,用言行感染着老人,从困境中扶助着老人。她用善良的身心、炽热的思想、无私的行动、坚持的信念,做老人的精神支柱、生活挚友和坚实后盾。她从平凡中体现了真诚,从细节中倾注了关爱。她把这浓浓的爱意毫无保留的都抛洒给了这一抹“斜阳”。她虔诚的热衷着自己的这份事业,同时,也用自己的信念感动着所有的人……
迁安市老龄办 魏晓领 徐乃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