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老年生活 >> 老有所养
养老新方式 老人抱团养老
        正文浏览次数:622
  2014/12/10 23:36:42    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打印 | 复制 | 保存本页信息

 

     在子女们忙得团团转、不能时刻围绕膝前的时下,渐渐老去的父母们,该如何面对寂静的居家生活?

 

     今天,我们要向大家介绍的几位尝试在姻亲或血亲基础上“抱团取暖”老人,就是有想法的践行者。

 

     姐夫妻弟“拉帮结伙”

 

     沈河区丰乐小区附近的一家小吃部,差不多每天都会有两位特殊的老人前来就餐。他们是82岁的吕大爷和他76岁的妻弟何大爷。

 

     吕大爷过世的老伴是何先生的亲姐姐。何大爷的老伴在前年也病逝了。两家一共有3个子女,却都在外地,不能照顾两位老人的日常生活,二老各自守着房子孤苦伶仃。前年春节后,何大爷将自己的房卖掉,搬到了姐夫家,他们两个开始搭伙过日子。经过磨合期,两位老人现在作息规律,心情快乐。一早起床,喝点牛奶或稀饭,互相督促着吃降压药,做做家务。天气好就一起去逛早市,太冷或有雨雪,就在家中下象棋、看看电视唠唠新鲜事儿。中午,他们一块儿来到小吃部,点两个小菜,有时也会开瓶啤酒,还互相监督着不要多喝。如果这一天何大爷心情畅快,就会亲自下厨给姐夫做两道菜,如果嫌麻烦,就点几道餐,由相熟的饭店送餐上门。

 

     “我们俩都是退休工程师,有共同话题,也相信彼此的人品。住在一起一是能互相照应,二是省了孩子们牵挂。”吕大爷说,“以后嘛,如果哪天我们俩谁不能动弹了,就一道去敬老院,还是伴儿。”

 

     两家亲家“合署办公”

 

     苏先生两口子都是独生子女,时常为探视双方60多岁的父母大伤脑筋。“我俩周六周日两天都得走一圈。”就这样跑了两年,夫妻俩是叫苦不迭。

 

     不能再这样了,于是苏先生组织四位老人“开会”。“这个会的中心思想就是双方老人能不能都搬到我们小区来,以便就近照顾。”四位老人一开始很吃惊,但设身处地为孩子想了之后,都点头答应了。于是两家共同出资,苏先生以公积金贷款在自家小区里又买了一套面积180多平方米的二手房,供四位老人共同居住。为了回避矛盾,小两口为老人们请了一位小时工,每天上午前来打扫卫生做饭;两间寝室的色调、搭配都不同;还买了两台电视。平时,俩老太太就一起唠嗑、买菜、打毛衣,老头们下棋、练字、遛狗、打太极拳,平常日子也添了许多乐趣。

 

     “合署办公”之后,两家老人首先感到的就是生活费用大大降低。其次是阖家欢乐的感觉。如今苏先生两口子再不用为平衡关系而头痛。还有一个好消息:苏先生的儿子即将诞生,准妈妈已成为四位老人的掌上明珠,以后带孩子不用费心了。

 

     “我觉得两家老人能处好,最重要的是他们爱我们,只要出发点是为了我们,即使发生琐碎的摩擦也会克制。”苏先生对现状很满意。

 

     多年姐妹“再过童年”

 

     55岁的马女士今年退休了,唯一女儿在美国定居。但她并不担心自己的退休生活,甚至还有一些期盼,因为退休就意味着“回家”。

 

     马女士是瓦房店人,是家中4姐妹的老幺。多年来,四姐妹虽因工作和家庭而分散在省内三个城市,但感情一直深厚。几年来,3个姐姐陆续退休,都选择回家乡养老。她们在郊区买下一处拥有五居室的大院落,一家子其乐融融。马女士则一有假期就飞奔到姐姐家,种菜种花,海边散步,那是相当的自在。

 

     4姐妹还根据性格不同做了具体分工。大姐二姐爱好烹饪,就负责做饭,三姐性格外向,喜欢热闹,就负责外联,小妹在姐姐们心中永远也长不大,就负责享受,各自的丈夫各尽所能,不干也行,反正有保洁帮助干家务。

 

     大姐夫已经年过古稀,对这种安排乐在其中。“这样好,都是多少年的老亲戚了,亲切,多点少点谁也不在意,比住养老院不知强了多少倍。”二姐夫则说:“大家都在这里,孩子们也爱投奔,一过年不知多热闹呢,一院子都是孩子啊,大大小小的,二三十口人呢!现在谁家能凑这么齐活!”“从小我就是3个姐姐照顾大的,现在终于能回到姐姐身边,我觉得特别幸福。”马女士一脸的憧憬。

 

     《河北老年》通联部 席琳


  (责任编辑:xhcen)

相关信息
  • 邻居老人生病,她和家人轮班侍候
  • 2016/8/1 16:12:08
  • 失智老人,愿你被世界温柔相待
  • 2016/7/22 14:05:39
  • 河北七旬老奶奶为村里孤寡老人缝制布鞋20年
  • 2015/11/6 13:56:05
  • 陕西西安退休老人10年间义务为社区办黑板报 累超300期
  • 2015/11/5 15:15:11
  • 桥边的老人
  • 2015/10/20 15:58:20
  •  热点文章导读 
    亲人临终前,我们该怎么办!
    倡导居家养老
    儿子欠下千万巨债远走他乡 七旬老母卖
    民 谣 四 首
    生活是一面镜子
    眼不花能穿针引线,爱动脑自制九连环
    “天坛大爷”名扬海外
    义务管护公共树木38年
    78岁上大学:我要做一个新时代的奋斗
    河北农大退休教授妙手著神奇 变废为宝
    老年人应该向年轻人学习的9件事
    社论:公共自行车何必对老人设门槛
    河北七旬老奶奶为村里孤寡老人缝制布鞋
    七旬老人3年手绘百米长画 记录农村
     图库 
    版权所有:河北省老年事业促进会 河北省老年文化促进会 河北省老年事业发展基金会
    地址:石家庄市裕华西路116号 邮编:050000 电话:0311-83054758、87102610 邮箱: 846689042@qq.com
    冀ICP备1000665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