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本报讯(记者 单学熙 通讯员 范增 文并摄)早晨8时许,70岁的曹文琴大娘已经站在和平区新兴街新兴南里社区的空地上,做起了热身运动。慢慢的,越来越多的人聚集在曹大娘的身后。8时30分,人们整齐地排好队形,开始了广场舞的晨练。这样的场景,每天早晨都会出现,而作为组织者,曹文琴大娘已经无偿志愿服务10年。身为市一级体育指导员,曹大娘在10年时间里,几乎将社区内的所有60-80岁的老人全部发动起来,让他们走出家门,进行各种锻炼。今天是国际志愿者日,许多人都对曹文琴表达了感谢。“积极生活是一种态度,我愿意教给老人们健康的生活方式,看着身边人都身体健康,是我最大的快乐。”曹文琴说。
“课程”满满 让老人走出家门
抻腿、下蹲、侧腰、抬臂,晨练期间,曹大娘始终一丝不苟,先做一遍示范动作后,再带着大伙儿一起做,中间看到谁的动作不对,她会手把手地纠正。“你看我刚刚纠正动作的那位大爷,是位名副其实的空巢老人,别看他看着挺硬朗,其实大伙都知道他过得挺孤独的,以前不太爱说话。他和大家一起锻炼了1年半,现在性格变得开朗了。”曹大娘说。
曹大娘的记事本上密密麻麻地写着她每周的“课程”:周一至周五,晨练;周二下午,书画;周三下午,合唱;周四下午,理论;周五下午,编织。“我可不是所有项目都拿手!只不过现在大伙儿都习惯我来组织了,与其让老人呆在家里,不如把大家号召起来。于是我就在社区内组织各种活动,让老人们参与进来,现在大伙儿天天跟上班似的,积极性特别高,甚至别的社区老人也来这里一起练习。”曹大娘笑着说。截至目前,曹大娘教的老人已超过了6000人。
“课程”逐渐增多,需要教的内容也多了,曹大娘想到了网络。于是,曹大娘从学习电脑开机开始接触网络。现在,已经编写了广场舞、扇子舞、健身舞、太极舞、腰鼓、秧歌等14套舞蹈,由她编写的《荷塘月色》还获了奖。
老人有“心病” 提前介入沟通
“我清楚地记得,在我教过的老人中,有一位姓孙的大娘,自从她老伴过世后,整天郁郁寡欢,神情恍惚。儿子害怕了,每天上班都提心吊胆的,最后儿子带着妈妈找到我。我开始和孙大娘在每天练习之余沟通,现在孙大娘已经彻底从老伴过世的阴影中走了出来。”现在,曹大娘每天除了正常的教课外,闲暇时还会了解每一位老人的家庭情况,对发现有心理问题的老人,提前介入沟通,让老人的坏心情消除在萌芽阶段。要是有老人几天没来,曹大娘会主动把电话打到家里去询问情况。“现在都在提倡品质生活,我觉得生活除了生活品质之外,生活态度也同等重要,只要我身体允许,我就会始终教授下去,让更多的老人享受到快乐的晚年生活,找到生活的真谛。”曹大娘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