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本报记者 薛华飞 文/图
若不是亲眼所见,很难相信这是一群平均年龄达到65岁的老年人,他们的舞姿中所散发出来的精气神仿佛一群二十几岁的年轻人
伴随着充满异域风情的阿拉伯音乐,十几位学员跟着老师的动作激情起舞,耸肩、扭腰、送胯……每一个动作都做得如此投入,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自信的笑容。
男老师创新肚皮舞
“肚皮舞主要活动的是腰腹部,但是我觉得作为老年人应该多多活动全身的各个关节部位,”这支老年人肚皮舞队的舞蹈教师徐承恩告诉记者,他结合老年人的身体特点,以肚皮舞的基本元素为主,然后创新性地加入了很多中国舞、民族舞的动作特点。“例如肩部的动作加入蒙古舞的元素,胸部的活动根据朝鲜舞的动作,脖子部分则是融合了新疆舞的特点,腰腹部和胯部主要就是肚皮舞了。”徐承恩一边说着,一边情不自禁地给记者演示起来,“你看,这样这样,几乎全身所有的关节就都活动到了。”虽然已经71岁,但是一谈起舞蹈、做起动作来,徐承恩仿佛有着无限的精力。
“跳舞的时候情绪很重要,不能仅仅是机械地做动作,那样跳出来的舞蹈丝毫没有美感可言。”徐承恩不光把舞蹈动作教给大家,更是传递给大家一种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
67岁的李桂兰告诉记者,徐承恩与其他老师不同的地方就是,即便大家已经会跳了,他也会从头到尾带着大家跳,“不像有的老师只是做几个示范动作。”
“不敢来”到“赶不走”
“别看现在大家这么热闹,但是当初我找他们来学跳舞的时候可是好一个费劲呢。”李雪君是这个班级的班长,现在坚持来跳舞的有17个人,几乎都是她一个个说服拉过来的。
“主要是都这么大年纪了,跳肚皮舞那是年轻人的事儿,我们去跳,太不可思议了。”说起当初听说要来学跳肚皮舞,“不行,不行”是每个人的第一反应。李雪君只好一个一个地劝大家,“你就去看看”成了她那一段时间说得最多的话,而对身材稍胖的孙增秀,李雪君甚至打着减肥的旗号来劝她。
“这一看不要紧,大家都爱上这儿了。”一说到这里,大家又七嘴八舌地讨论起来。72岁的鲁善贞说道,“我就来了一趟,感觉很好,虽然我很笨,但是我非常热爱这里。”当初那些怎么都不敢来的人,现在却每周都在盼着上课的这两天,每次两个小时的课程下来,所有人都觉得不尽兴,总要在练舞室待一会儿再走。“谁都不愿意先走,最后通常是大家都在这儿磨蹭一会儿,然后一起走。”而且有人在家里的时候都会自己对着镜子主动学习加练。
身体好了,心情更好了
十几个人坐在一起仿佛一个和谐融洽的大家庭。“我们每天见面都要互相问候,哪怕一声简单的"你好",临别时互相道一声"再见"。”李雪君对记者说道,他们都很感激这里,不仅学会了舞蹈,而且也通过舞蹈带走了烦恼,“我们都有一颗感恩的心。”
“很多老年人的颈椎、腰椎都不好,但是这样慢慢地活动活动之后,你就会感觉到仿佛五脏六腑都通气了。”正如徐承恩所说的那样,在学习肚皮舞的过程当中,所有的人都忘记了自己的年龄,哪怕舞姿没有年轻人那么收放自如、潇洒有力,但是每个人都在享受这个过程。
“除了跳舞,最大的好处是认识了这样一帮好姊妹,只要一来到这里,所有的烦恼就都消失了。”王其凤告诉记者,年轻的时候所有的时间都贡献给了工作和家庭,现在退休以后才好不容易能出来玩一玩。“但是谁家都会有些烦心事,上有老下有小的,生活没有一帆风顺的,大家一见面互相倾诉倾诉,每个人帮着出出主意,就没事了。”
“一到跳舞的时候谁要是没来,大家还想呢,都打电话问一问。”李雪君说道。“对,对,我们真得都像一家人一样。”鲁善贞接话道,“有一次我给一个姊妹打电话她没接,还以为出什么事儿了,赶紧去找她,费了好大劲找到她家。”
而在这一群“年轻的”老年人当中,马竞孟是年纪最大的一位,今年79岁的他也是唯一的一位男性学员。“当初没有地方接收我,人家都想一个男的学什么肚皮舞啊,最后是徐老师把我收留了才来到这儿。”老马的一番话也逗得大家哈哈大笑。班长李雪君说,“一个男的扎在一堆女人当中,不像那么回事……”但是慢慢地,马竞孟凭着自己的热情、善良赢得了大家的认可,“我们现在都叫他小马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