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老年生活 >> 老有所养
护理达人分享老年照护经
        正文浏览次数:3597
  2021/12/28 10:21:00    来源:    作者:       打印 | 复制 | 保存本页信息

    近日,由民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联合举办的全国养老护理职业技能大赛决赛在南京落幕。湖南康乃馨综合运营有限公司护理员田英姿、长沙市第二社会福利院护理员翟浩霖及其他3名江苏选手斩获一等奖。赛后,她们与本报记者分享了自己多年从事护理工作的经验和心得。她们表示,养老,从衣食住行到心理安抚,再到家庭的适老化改造,有很多专业细节值得注意。只要做好这些,老年人在家也能得到良好的照顾。

    饮食要注意坐姿,防呛咳、烫伤

    “每位老人都有适合他的护理诀窍,多用点心,就能找到最合适的方法。”南京点将台社会福利院的倪燕曾照顾一位因失能而长期卧床的奶奶。为防止呛咳,老人进食时,倪燕总会将床头抬高至45°角,并在老人颈后垫枕头,以便于食物下咽。老人进食之初,需要喝少量的水、汤等,可使用带嘴的、方便抓握的杯子,以防老人自己进餐时弄湿床单,产生羞耻感。饭菜制作的形状要根据老年人身体功能状况选择,如小块、小片、丝状、饭团等,要考虑老年人的进食习惯,尽量使老年人容易夹取。吃鱼时,应先将鱼刺剔掉。吃完饭不能马上睡觉,最好坐着消化半小时再入睡。

    倪燕提醒,对于有视力障碍的老年人,建议固定摆放饭菜及餐具的位置。进食前要向老年人说明制定的食谱及烹调方法。如果老人感官不太灵敏了,不妨买个测温仪,提醒老年人食物的温度,以免发生烫伤。

    有些老人手部伸展活动受限,长时间呈握拳状,手心皮肤潮湿易破损。倪燕利用废旧的输液贴卷轴,外面裹上海绵纱布,握于老人手中,有效缓解了老人手心皮肤受压情况。她还利用生活中的一些小物件给老人制作康乐活动道具,比如饮料瓶子洗干净后涂上好看的颜色,装上水,就成了简易的保龄球或者套圈道具。此外,还有一些护理小技巧要注意,如老人的衣服要宽松,不要有太多装饰,衣服不能太长或者太短,袜口不要太紧。

    居家要避免滑倒,安全意识不可少

    “一般家庭里的老人大多是能自理的,对他们来说,适度活动和预防疾病、跌倒最重要。”湖南康乃馨综合运营有限公司护理员田英姿认为,老人应多参加社区活动、小区活动和户外活动,常年在家待着,反而会使身体和大脑加速退化。另外,要特别注意老人在重大事件中的反应,比如有些老人很有可能在经历丧偶打击后,从自理变成失能、失智。如果发现家里的老人近期记忆变得很差,到处找东西,脾气也很古怪,这些症状可能预示了早期阿尔茨海默症。部分这类症状可通过早期干预延缓疾病进展,她建议家属和伴侣多给这些老人一些心理抚慰,带他们参加户外活动,进行一些有意识的记忆力交流等;同时也可以给老人准备一些备忘录,对家庭杂物做定位设置。

    “老年人的生活习惯一定要健康。”田英姿介绍,老人的鞋子、家中地面(尤其是卫生间)都要防滑。腿脚无力、行走不便的老人,最好配拐杖、助行器等,家属也要定期带老人去检查是否有缺钙和骨性疾病的发生,并主动做些肌力的锻炼……家具如果有一些边边角角,最好买些防撞层包住,同时配备夜灯、小台灯。老年人要放缓行动速度,早晨醒来后,躺一分钟再慢慢起来,久坐站起时,要站一分钟再行走。

    田英姿提醒,逢年过节,一定要防止老人整天打麻将或在饭桌上长时间喝酒等过度兴奋的行为。“往年就有不少老人栽倒在麻将桌上。”她说。

    多夸夸老人,能让“坏脾气”变好

    长沙第二福利院的护理员翟浩霖,在工作中接触了大量的失能、失智老人,得出了一个结论:老人在心理和情绪上的需求,可能比大多数人的想像更为迫切。

    “生活中,我们经常会听到有子女或年轻人吐槽老人脾气怪、矫情,但那其实是老人对身体失去控制的愤怒和恐惧。”翟浩霖说。面对老人的“暴脾气”,她建议多一点耐心,多一点倾听,多夸夸,就能让他们更好地平静下来,甚至变得非常开心。

    翟浩霖介绍,自己在工作中有时会遇见已经吃过饭的老人,突然大发脾气,踢门摔凳子,抱怨没有给他吃饭。这种时候千万不能和老人顶嘴,最好像哄小孩一样,摸摸他,安抚一下他,然后再问他要不要吃一些小零食。有的老人会半夜突然大喊“房间里进了小偷”,这种时候不要反感,可以告诉他们:我就在这里陪你。慢慢地,他们就会平静下来。

    翟浩霖认为,子女或伴侣对老人应该多倾听和鼓励。老人突然生气,可以先让他们讲讲生气的原因,然后再有效地引导;平时可以多和老人聊聊退休前的工作生活,分享他们的兴趣爱好;还可以跟老人讲讲新鲜事物,帮助老人学会使用手机,多联系亲友,让他们保持社交。另外,老人其实很喜欢被夸。“对他们,请不要吝啬你的赞美。尊重和请教是让老人最开心的一件事。”

  (责任编辑:hbln1)

相关信息
  • 社区这群“老兵帮大哥”够帅够暖
  • 2023/5/16 9:57:27
  • 老有所养幸福多 老有所为活力足
  • 2022/7/20 10:09:31
  • 陈秀英 甜蜜铺就幸福路
  • 2022/5/5 10:04:00
  • 杨庆义 活到老 写到老
  • 2021/12/22 10:34:40
  • 老年朋友的“花样”晚年生活
  • 2021/11/19 9:55:03
  •  热点文章导读 
    亲人临终前,我们该怎么办!
    倡导居家养老
    儿子欠下千万巨债远走他乡 七旬老母卖
    民 谣 四 首
    生活是一面镜子
    “天坛大爷”名扬海外
    眼不花能穿针引线,爱动脑自制九连环
    义务管护公共树木38年
    78岁上大学:我要做一个新时代的奋斗
    河北农大退休教授妙手著神奇 变废为宝
    老年人应该向年轻人学习的9件事
    社论:公共自行车何必对老人设门槛
    七旬老人3年手绘百米长画 记录农村
    河北七旬老奶奶为村里孤寡老人缝制布鞋
     图库 
    版权所有:河北省老年事业促进会 河北省老年文化促进会 河北省老年事业发展基金会
    地址:石家庄市裕华西路116号 邮编:050000 电话:0311-83054758、87102610 邮箱: 846689042@qq.com
    冀ICP备1000665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