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时间:3月23日
地点:石市军休七所
人物:王乐廉(男 76岁)
王乐廉自述:今年是我和老伴蔡瑞琴结婚50周年纪念,半个世纪以来,我们相濡以沫,互敬互爱。回首往事,苦辣酸甜,一言难尽啊。
我和老伴是大学同班同学,1958年,我们一同考入河南师范大学生物系,经过3年多的相处,我们相识并相爱。原本打算毕业后能分在一起工作,没想到组织上一声号令,把我们从河南分配到东北。我被分配到沈阳军区驻吉林某部工作,老伴被分配到沈阳铁路中学当教师。从此,我们天各一方,开始了十多年的“牛郎织女”生活。
因为军人职业的特殊性,我很少回家。上世纪70年代初,我曾经3年多未休假,偶尔回家一次也是来去匆匆,无暇顾及老婆和孩子。难得的是,妻子坚强豁达,对我的处境非常理解,家里大事小事都是一个人承担。就连她生两个孩子的时候,我都不在她身边,她也毫无怨言。
她白天上课,晚上有时还去家访,这时她就把孩子托付给邻居。在繁忙的工作和繁重的家务面前,她从没低过头,连年被评为先进个人,还光荣地加入了共产党。妻子的坚强给了我很大的鼓舞,她成了我的精神支柱和前进路上的动力之源。我在部队一干就是9年,入了党,提了干,也经历了一次次生与死的考验。
有一次,在实弹投掷时,战友王恒友不小心把拉了弦的手榴弹掉在脚下。千钧一发之际,我冲上前抓起手榴弹就向远处扔。那颗手榴弹在十多米外的高空爆炸,我和两名战士只受了点轻伤。还有一次,在野营拉练时,冰雪路滑,我乘坐的装甲车从山顶滚落到深谷,万幸的是,我只摔折了鼻骨。还有一次,我带领连队在农场搞生产,一天夜里突然得了急性阑尾炎。因为住的地方偏远,交通不便,直到第二天晚上我才被送到部队医院,那时我早已不省人事。大夫说,再晚送来一个小时,我就没救了。为了不让老伴担心,这些事情我没告诉她。但她后来知道后,心疼得抱着我哭。
1976年,我和老伴相继调到石家庄,结束了十多年的两地生活。可是,因为我在军队院校学员队工作,还是经常和学员们吃住在一起。教育子女、操持家务仍然是老伴的事。直到我退休后,我这个人才算完全属于了老伴和家。
几十年来,老伴不辞辛苦,为我营造了一个安定的后方,让我没有后顾之忧。说实话,做女人难,做个与丈夫两地分居的女人更难,做个军嫂简直难上加难。为了补偿老伴,退休后我学做饭、学做家务,争取件件事情都不让老伴干。我一日三餐、上街买菜、超市购物、打扫卫生样样能干,老伴说跟着我享福了,我却仍然觉得欠她太多太多了。值此金婚之际,我要向老伴深深地鞠上一躬,并借贵报一角衷心地向她说声“谢谢”。
我退休后,我们搬到了军休七所居住。干休所为我们创造了舒适的环境。老伴心脏不太好,为了鼓励她锻炼,我们一起学交际舞,一起学唱歌。我们还经常出门旅游,去年去了宝岛台湾。在家的时候,我们做完家务,就练练舞步,熟悉熟悉歌曲,“二人世界”过得有滋有味。这些年来,我们从没吵过嘴,也没红过脸。她脾气大,心直口快,说完就没事了。我了解她,从不跟她计较,我觉得男人应该大度一些。
■记者感受
50年的婚姻,就像金子一样弥足珍贵。虽然我们留不住岁月的脚步,却可以让爱天长地久。王乐廉和蔡瑞琴的爱情,凝聚在彼此的包容中,凝聚在相互的牵挂中。在此,我们衷心祝愿他们夫妇健康长寿、幸福永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