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老年生活 >> 老有所居
杨浦“适老性”住房改造首批100名“蜗居”老人受益
        正文浏览次数:695
  2014/12/10 23:27:56    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打印 | 复制 | 保存本页信息

    公助一村的戚时英老人家的楼梯浴室改造完工,老人可以告别拎水洗澡了 本报记者 张龙 摄

  

  住了五六十年的老房子局促脏乱,连像样的厨房和卫生间都没有。现在,居然有人上门来装修,有专业设计师设计,新建了淋浴房,装好了煤气灶台,破旧的楼梯也修葺一新了。而且,这一切全部免费。是中了大奖,还是在做梦?最近,这样的好事就落到了杨浦区定海街道孤老戚时英阿婆身上。 “适老性”改造

  每户补贴2万元

  戚阿婆今年80岁,是上海一家纺织厂的退休工人,家住杨浦区内江路公助一村。她的老伴中风卧床7年,两年前病故,唯一的儿子也于2009年大病亡故,媳妇改嫁。公助一村是上世纪40年代建造的老房子,没有独立卫生间,戚阿婆住在二楼,平时就在楼梯角用一个木桶洗澡。随着年龄的增大,她提水洗澡越来越力不从心了;而摇摇欲坠的楼梯也成为一大安全隐患。亲人的离去使老人的健康每况愈下,微薄的养老金也让她无力改善自己的居住环境。

  今年,市政府推出“适老性”住房改造这一实事,即政府出资,为困难老人的房屋进行整洁性、安全性、无障碍等方面的改造。今年6月,杨浦区率先行动,首批为100户经济困难、住房条件较差的孤老、失独、低保老人家庭进行改造,每户补贴改造费用2万元。

  志愿者监理

  企业尽社会责任

  怎样公平公正地确定受助老人?怎样改造才最符合老人的需求?装修质量如何把关?为了把“适老性”住房改造这件好事做好,杨浦区民政局进行了招投标,区老年志愿者协会承接了全区“适老性”住房改造项目。区老年协会会长谢淑珍介绍说,此次在全区12个街道(镇)挑选了23名志愿者,有的是街道老年协会会长,有的是居委干部,有的是社工,熟悉社区老人的情况。

  根据各街道(镇)提交的申请表,志愿者挨家挨户上门评估,仔细记录受助家庭的基本信息和初步改造意愿,随后与工程队一同确定装修方案。每户人家情况不同,需求也不同,有的老人居室破旧,电线混乱,需要室内装修;有的要增设浴室;还有的需要重点改造厨房……接受“适老性”改造的家庭确定后,还在社区公示,无异议后才开始施工。

  今年7月,区里又召开了施工队招募会议,有3家施工单位竞标,最后有两家民营装潢公司中标。由于经费有限,这一工程几乎无利可图,但企业还是积极参与,为老年事业尽一份社会责任。区民政局为施工人员统一配置了黄帽子,为管理人员制作了吊牌,使施工更为规范。区老年志愿者协会还派去了3名懂装潢、有责任心的志愿者作为监理。

  装修动脑筋

  螺蛳壳里做道场

  80多岁的陈集斌老先生住在杨树浦路2181弄55号的亭子间,吃喝拉撒睡都在这4.8平方米的空间里。老先生一辈子没结婚,品格高尚,年轻时单位有福利分房,他让给了更需要的同事。如今,耄耋之年的他独自蜗居在亭子间,无力照顾自己。地上脏了他就铺一层塑料纸,总共铺了五六层;家里连衣柜也没有,衣服全部一包包扎起来放在地上。

  施工方之一华程建筑装饰公司的设计师邱丽娜,毕业于同济大学建筑专业,已有11年工作经验,她每年做的住房装修设计多达六七十套,最贵的别墅装修工程费是二三百万元。为4个平方米的空间进行装修设计,且工程总价不到2万元,她还是第一次。然而,当邱丽娜走进老伯和其他困难老人的家时,心被猛烈地刺痛了:上海还有如此狭小的蜗居,还有这样困难的住房!回到公司后,她向总经理表示,愿意为老人捐款,帮助他们改善居住条件。

  针对陈老伯的房子,邱丽娜动足了脑筋,想方设法“螺蛳壳里做道场”。窗户漏水厉害,必须换掉,可是亭子间的一根横梁架在窗上,而且墙体已经酥了,不能打冲击钻,施工难度很大。装修队设法上面先加固,再把木结构的窗户换成了铝合金的;地面塑料纸揭掉,铺上原木色的复合地板;墙面全部铲掉,平整后涂上白色乳胶漆;电线重新排;还为陈老伯做了两个橱柜:一个衣柜、一个电视柜。装修结束,陈老伯觉得自己的家不认得了:房子变亮堂了,空间也大了不少。陈老伯向志愿者和装修方连声道谢:“谢谢你们,为我生活各方面都考虑到了!”

  而在戚时英阿婆的家,邱丽娜在二三平方米的楼梯角设计了一个淋浴间,铺上雪白的瓷砖,装上热水器。最近,戚阿婆第一次在家中洗上了淋浴,她喜不自禁地说:“改造得真好,这下洗澡方便、舒服多了!”

  本报记者邵宁


  (责任编辑:xhcen)

相关信息
  • 社区这群“老兵帮大哥”够帅够暖
  • 2023/5/16 9:57:27
  • 老有所养幸福多 老有所为活力足
  • 2022/7/20 10:09:31
  • 陈秀英 甜蜜铺就幸福路
  • 2022/5/5 10:04:00
  • 护理达人分享老年照护经
  • 2021/12/28 10:21:00
  • 杨庆义 活到老 写到老
  • 2021/12/22 10:34:40
  •  热点文章导读 
    亲人临终前,我们该怎么办!
    倡导居家养老
    儿子欠下千万巨债远走他乡 七旬老母卖
    民 谣 四 首
    生活是一面镜子
    “天坛大爷”名扬海外
    眼不花能穿针引线,爱动脑自制九连环
    义务管护公共树木38年
    78岁上大学:我要做一个新时代的奋斗
    河北农大退休教授妙手著神奇 变废为宝
    老年人应该向年轻人学习的9件事
    社论:公共自行车何必对老人设门槛
    七旬老人3年手绘百米长画 记录农村
    河北七旬老奶奶为村里孤寡老人缝制布鞋
     图库 
    版权所有:河北省老年事业促进会 河北省老年文化促进会 河北省老年事业发展基金会
    地址:石家庄市裕华西路116号 邮编:050000 电话:0311-83054758、87102610 邮箱: 846689042@qq.com
    冀ICP备1000665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