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如今,上老年大学已成时尚。衡水武强县非常重视乡村老年学校的建设,截至目前已经建成了北谷庄、大郭庄、西岔河、皇甫、李丰庄5所乡村老年学校。
据介绍,武强县的这5所乡村老年学校,均由离退休干部、教师自发牵头承办,他们利用村中闲置房屋办成老年大学,授课教师也来自他们当中,他们不仅义务授课,还自掏腰包购买教具,让所有村民免费学习。老年大学的成立不仅大大丰富了乡村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而且成为振兴乡村的宣传阵地。
武强县离休干部石英,回到老家北谷庄村居住后,看到农村老人精神生活匮乏,2000年10月,他创办了武强县第一所乡村老年学校——北谷庄老年学校。在该县老干部局的支持和指导下,不仅越办越好,还被衡水市委老干部局评为先进老年学校,并带动了其他村见贤思齐。退休后住在街关镇大郭庄村的兽医站长王长青、退休后住在东孙庄镇皇甫村的县委宣传部老干部程信通,以及西岔河村、李丰庄村的退休干部,也先后建起了老年学校。截至目前,全县已有北谷庄、大郭庄、西岔河、皇甫村、李丰庄等5所乡村老年学校,招收学员400多人。他们还借鉴城市老年大学的经验,针对农村的特点,积极创新活动形式和丰富活动内容,受到广大农村老年人喜爱。
武强县创办的农村老年学校,都以所在村庄为中心,辐射周边十几个村庄。除了居住在农村的离退休干部、退休教师外,老年学员中还有很多农民。大家聚在一起,学习党的方针政策,开展歌咏、书法、摄影、戏剧、秧歌、太极拳等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使闲居在农村的老年人老有所乐、老有所学,大大丰富了他们的晚年生活。年过古稀的石庆兰、李子瑜深有体会地说:“以前闲着没事蹲墙根、晒太阳,自从我们上了老年学校,活得越来越有劲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