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别把知识带到棺材里去,传给孩子们,多好!”这是南皮县退休教师李少会老人的话。
近日,在南皮县南关村一个普通的农家小院,空中扯起一张陈旧的塑料布,撑起一个大大的塑料棚,既能遮阳,又能挡雨。塑料棚下,摆着几张破旧的课桌,二十几个孩子一排排端坐,望着前面墙上挂着的一块旧黑板,听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讲解数学公式。这位老人就是李少会,从2015年起,坚持免费给孩子们补习功课、免费教授速算技巧,被孩子们亲昵地称为“速算爷爷”并在网上走红。
电视里的讲座收费
我要免费教孩子们
“38乘以78等于多少?老爷爷,您快告诉我怎么算。”一名小学生按捺不住心中的好奇急切地问。
“孩子们,首互补、尾相同时,记住口诀:一尾加上两首乘,两尾之积随后行……”李少会用教鞭指着黑板上的板书,详细讲解着自己总结的速算规律。
孩子们则个个仰着小脑瓜,目不转睛地盯着老人讲述。
李少会老人今年78岁,在南皮县车官屯中学当了23年民办教师,数学、物理、化学都教过。上个世纪90年代退休后,身体硬朗的李少会曾外出打工,“在医院护理过病人,做过养花工人,当过仓库保管员,还当门卫看过大门……”精神矍铄的李少会老人说,他退休后尝试过多个工作,阅历十分丰富。
“患过脑梗,心脏做过支架,还有血糖高的毛病。”老人家说,后来他的身体每况愈下,便回到南皮老家颐养天年。几年前的一天,他在电视里看到一位数学老师正在讲述自己研究出的速算技巧。他就想:“这个人讲的内容很简单,还收孩子们100元的教材费。这些我也会呀,我要免费传授给孩子们!”
定期听课学生二百多 亲切地喊他“速算爷爷”
李少会说,他想到就做到。从2015年下半年开始,他专门收拾出一间房,放上几张淘来的旧桌椅,买来黑板、话筒、凳子,开始义务教学,主要教授初中数学、物理和化学。周末时间,他还会到公园等人员密集的地方,教小学生们速算技巧。
根据孩子们的基础和就读的年级,李少会老人将孩子们分成了几组,每个周末雷打不动地为孩子们讲课。“天气不好时,来的孩子少。但只要有一个人来,我也让他(她)学点东西再走。”
“别把知识带到棺材里去,传给孩子们,多好!”李少会老人乐呵呵地说。一段时间下来,平时调皮捣蛋的孩子上他的课也会变得非常认真,甚至课后还会追着他问不懂的地方。其中,有一个孩子听了他的课后,逐渐有了学习兴趣,找回了学习的自信,成绩从原来在班上倒数,变得后来考上县城一中的尖子班,让他欣喜万分。
孩子们的成绩进步了,家长们为了感谢李少会,给他送来了牛奶、水果等礼品。李少会都委婉拒绝了。
“现在,我们家四世同堂,孩子们都能自食其力。我现在每个月能拿到2600元的退休金,完全够我和老伴儿生活的。”李少会说,“我要是图这个(指家长们送的礼品),就干脆开班就收费了。我不是为了这些东西,能把孩子们教好就行!”
“前几天,有家长用三轮车运来几张旧课桌,我欣然接受了,因为孩子们上课用得上啊!”李少会老人笑着说。
李少会老人说,其实,他也得到了不少“回报”。比如几年下来,粗略算起来,定期来小院听课的学生就有200多人,还不算“速算班”的临时学生,“退休后依旧桃李满天下”。平时走在路上,经常碰到跟他主动打招呼的孩子,有的还亲切地称他“速算爷爷”……
李少会老人坚持公益教学赢得家长们的认可和赞赏,特别是他的事迹被人传到网上后,他立即成了名副其实的网红,大家纷纷给他点赞。
从教学中得到快乐 愿意一直做下去
在李少会老人家的小院里,记者看到老人写在小黑板上的一则“招生启事”,很“有爱”,也够严格:“学生和家长同来,缺一不收;学生必须带教材,无教材不收;按报名先后,报满为止;缺课二次为自动退学;开课第一天不到为自动退学……”
李少会老人之所以写了这样的招生启事,是因为他认为学习态度和学习能力一样重要。
除了教孩子们数学、物理和化学,李少会老人还教孩子们速算。除了在自己家授课,老人还寻找其他人多的地方讲课。他了解到,不少孩子每周五晚上在一家大药房的四楼学国学,就主动跟教国学的老师联系,想与人家共用场地,在国学课之后讲速算技巧。每周五,老人就自己背着黑板到大药房的四楼给孩子们讲课。
“自从给孩子们授课以来,我原来的那些毛病都消失了,思路比以前清晰多了,身体因为平时锻炼得多,背着黑板爬楼根本就不是问题。”老人家爽朗地笑着说。
每到周六和周日,李少会老人还会到南皮县香涛公园、正大广场授课,早晨7时准时开讲“神童速算”,全部免费教学。而且,课程一结束,他就得急着往家赶,因为8时还得在家里为读初中的孩子们辅导物理和化学。
“这个暑假可真够忙碌的,速算班没法照顾了,我全身心地投入初中生的数理化补习班。现在初一和初三班的课程都教完了,只剩下初二的孩子们了,他们上午上两个小时数学课、下午上两个小时物理课。我身体没问题,教课很有乐趣,所以感觉不到累的。”李少会老人说。
说起这些年坚持公益教学,李少会说,他从教学中得到了快乐,愿意将这件事一直做下去,愿意将余热献给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