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在苏州一家护理院内,每天都有人来探望94岁老人孙书城,这些访客不是老人的亲人,而是他50多年前教过的学生。
七位学生轮流陪护恩师
杨乃浩是孙书城1963年的学生,曾经担任班长。杨乃浩毕业后一直和同学以及孙书城保持着联系并时常聚在一起。逢年过节的时候,学生们还会组团去看望孙书城,一直持续了50多年。
2018年12月,孙书城不慎摔跤,造成腰部骨折,生活无法自理。由于孙书城一直没有结婚成家,无儿无女。在其住院期间,杨乃浩一直陪伴照顾孙书城,直到他出院。此后,杨乃浩与老师的哥哥商议,将孙书城送至当地一家护理院。
之后,杨乃浩和同学们一起决定,由七名身体状况比较好的学生每周七天轮流当“护理员”陪护孙书城,“一般就是陪老师说话、下棋,让他不至于太孤单。”杨乃浩说,参与的同学制定了排班表,虽然大家的平均年龄已经有73岁了,但陪护是完全没问题的。
全能型老师是学生“偶像”
杨乃浩在孙书城的班上学习了三年。据他回忆,孙书城在担任班主任期间,一直是学生心目中的“偶像”。“他是全能型的老师,数理化样样精通,还兼职教生物、地理等科目。”杨乃浩说,孙书城除了精通教学业务,在体育、音乐、美术等领域都很在行,他带着学生参加体育比赛、组建乐队,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学生们跟着他很享受学习的过程,大家都很尊敬他。”
学生董继舒大学毕业以后回到苏州市原第二十一中学任教,跟孙书城成为了同事,“他的教学模式和方法一直影响着我,所以我跟自己的学生感情也很好,这么多年一直保持联系。”
一声老师一辈子
3日,董继舒又去护理院看望孙书城,恰巧这天是孙老师的生日,在场的学生为老师订 做了蛋糕,庆祝他94岁的生日,“他身体状况不错,看到学生来看他,整个人都很开心。”
杨乃浩说,除了排班表上固定轮流陪护孙书城的学生,几乎每天都有同学看望孙老师,甚至很多在国外的同学也专门赶回来看望他,算下来有上百人,“我们一般坐地铁或者公交车,从家到护理院往返需要两个多小时。因为同学们年龄也大了,很多人身体条件不允许,所以没有加入排班表。”
“一声老师,一辈子。”杨乃浩说,他们现在也是古稀老人了,但不管多大年纪他们都是孙老师的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