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40年间,中国已经织成了一张全球最大的保障网,从单位包办到社会保障,社保领域的改革奋勇前行。日前,中国社科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主任郑秉文解读了我国社保制度的“前世今生”。社保基金投资方案高效出炉
对于社保制度发展过程中的改革,郑秉文称,社会保障主要是自1997年以来近20年的发展。因为1997年之前社保试点基本在地方实行,碎片化严重。1997年到2001年,五项保险都开始实行制度统一,最后形成了全国统一的政策。
2010年9月,郑秉文写了一个内参,题目是《两万亿社保基金存量如何避免贬值》,人社部召开了一个研讨会。“会议效率非常高,就开了半天。我们把社保基金投资模式解释清楚递交给人社部。此后半年多,决策层基本确定准备建立投资体制。后来有些学者对社保基金进行投资不太理解,再加上其他原因,这件事情就搁置了一段时间。2015年,这件事又提到了案头,并在8月出台了建立投资体制的文件。所以从投资体制建设案例来看,决策层的效率非常高。”做实个人账户没有得到推广
在一些关键的社保制度改革中也存在很多争议。比如关于做实个人账户。
郑秉文表示,从2001年做实个人账户试点开始,有些专家就持怀疑态度,认为统账结合制度下个人账户是做不实的,做实个人账户的试点最后并没有推广开。
“在2013年《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就没有提做实个人账户试点,取而代之的是“完善个人账户制度”。我觉得这样的转变非常好,给参保人利益的损失划了一个句号,算是一个成功的案例。例如,转入名义账户之后,记账的利率高达8.31%,对参保人非常有利。”
延迟退休方案未如期公布
郑秉文称,十八大以来,我国社保改革步伐明显加快。比如《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社保体制改革做出的决定非常好。问题在于如何落实、何时落实。
“社会保险费征缴体制问题,在今年全国两会终于落实了,这个改革力度很大。但有的领域不这样顺利。如2013年,人社部就曾提出,提高退休年龄方案将在2018年公布,但现在方案仍未公布。而社会保障的一些改革,如不抓紧,改革窗口就会越来越小,最后不了了之。”
郑秉文表示,和国外相比,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最大的一个优势就是举国体制。财政可以不遗余力地来进行介入、干预、补偿,这个方面我们是做得很好的。在全球几次金融危机期间,我们的财政体制都发挥了非常好的支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