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有句话叫活到老学到老,对于现居哈尔滨市的69岁退休教师周勃生来说,他的生命支柱就是坚持考北京大学研究生,直到生命最后一刻。
与北大擦肩而过
身为“老三届”的周勃生,1977年恢复高考第一时间报考了北大,当高考榜张贴出来时,2700多人初试只考上60人。虽然他考出了优异成绩,却被父亲的“历史问题”拖累,与北大擦肩而过。这成为打在他心上的一个死结,也是他梦想的开始。“当初我若能上北大,命运肯定与现在截然不同。”
考研31年终不悔
1987年,时年38岁的周勃生萌发出考研的念头。那一年,他的成绩进入国家线并达到了报考学校的录取线,还参加了复试,但因超龄,又一次错过读研。他依然没有放弃,坚信通过不懈努力,一定能考上北大。第二年他又考进了国家录取分数线,因被要求毕业后定向分配,而他不愿意离开所在岗位而放弃。此后,他始终在锲而不舍地向着梦想的方向奔跑。这一考就是整整31年,华发终如雪。尽管成绩一年不如一年,他始终不放弃努力。
低头耕耘不问收获
因为他年年去报考,监考老师被他的执着打动,提示他给教育部写信,申请破格录取。2016年,他动笔给教育部部长及北大校长等相关领导分别写信。令他意外又惊喜的是,很快收到了相关领导回复的电话:“你的来信我收到了,我对你的遭遇表示同情,对你的努力表示钦佩,但破格录取中国没有先例。”“领导的话客观又实际,我努力了,就算不成功也不遗憾。”
学习是最好的养生
经过31年考试,周勃生收获的“副产品”异常丰硕。拿到“一捆子”学历,黑龙江省齐齐哈尔铁路教育学院、哈尔滨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等院校的四个中文系、三个历史系的本科文凭。学习之余,他喜欢写诗,现已写出九本诗集,成为黑龙江省作协会员。
对于养生,周勃生有自己的理解:“学习就是最好的养生,则在学习中汲取营养,变压力为动力,做学习型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