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老年生活 >> 老有所学
译《诗经》编村志 整理方言俏皮话
河间古稀翁笔耕不辍
        正文浏览次数:947
  2018/11/2 9:32:03    来源:    作者:       打印 | 复制 | 保存本页信息

  日前,由河间市沙洼乡东八里庄村殷玉清主编的《西文庄村志》出版了。78岁的殷玉清酷爱看书看报、搞创作。他2000年退休后,忙着将《诗经》译成白话文,为本村和3个邻村义务编写了村志,还整理了河间方言和歇后语。

  1.让《诗经》变得通俗易懂

  殷玉清喜欢和文字打交道,他上过大学,当过兵,做过电焊工,身边总少不了书。因对志书感兴趣,他在河间市邮电局工作期间,还参与了《河间县志》《河间邮电志》《沧州邮电志》等志书资料的搜集与编辑工作。

  退休后,殷玉清一直琢磨着做些有意义的事。他看见家中那本《诗经》,来了灵感。“《诗经》是中华文化瑰宝,但它生字多、语言艰涩。这么好的东西,老百姓却看不懂,怎么普及?!”殷玉清说,他当即决定将《诗经》译成白话文。

  殷玉清翻阅了《辞海》《康熙字典》《说文解字》等资料,核实生字的读音和释义,了解《诗经》每个篇目的创作意图和时代背景,再据此写出接地气的译文。他将《关雎》前几句译为“热恋的鱼鹰在欢唱,在小河的绿洲之上。好姑娘苗苗条条,是我心中向往的对象”。老人又指着《鹿鸣》中的“吹笙鼓簧,承筐是将”说,它意为“吹笙振簧,送客人满筐的币帛”。他当时总感觉译得不生动,在被窝里也不停地琢磨,忽然灵光一现:币帛盛满筐,不就是人们常说的“大礼包”吗?这样翻译,谁都明白,还感觉亲切。

  5年前,《诗经》被老人断断续续译完,他正筹备将文稿出版成册,免费赠给乡亲阅读。邻村西文庄村还计划把他译的“白话《诗经》”写到村墙上。

  2.写村志让后人了解家乡

  殷玉清说,他想通过整理本村史料,让后人了解家乡、热爱家乡,继承先辈的优良传统。从2005年开始,他为家乡东八里庄村编写村志,历时7年,初稿近13万字。

  写村志最大的困难是资料少,殷玉清反复研读《河间府志》《河间县志》《河间党史资料》《河间大事记》等,还到处搜集口述资料。听说邻村有位八旬老太能说会道,对家乡一带所知甚多,殷玉清二话不说骑上自行车直奔对方家中,往返十多里路,多次登门挖掘新鲜资料。

  东八里庄村有座庙门向东开的奶奶庙,后遭破坏。“俗话说,天下庙门朝南开。它为何不同?”为弄清这个问题,殷玉清走访村中多位长者无果,又反复查阅相关资料,后来在二十四史的《辽史》中得知:后晋时,瀛州(包括现在的河间)被割让给契丹族人。契丹族崇拜太阳神,他们居住的帐篷门口面向东方,拜神也向东方。东八里庄当时驻扎了契丹士兵,因这一信仰,人们修了这座坐西朝东的庙宇。

  东八里庄村志分“大事记”“革命先烈”“农作物”“民间文化”“民风民俗”“民间传说”等内容,手稿成书后,男女老幼一同翻看,村里掀起了读村志的热潮。

  2016年到2017年,殷玉清老人又受邀编写了《时村村志》《李张各村志》《西文庄村志》,共计80余万字,被印刷成册,发到了村民手中。

  4.热爱整理方言、俏皮话

  “老鼠怕猫猫怕狗,洼里的兔子怕鸟枪;忠臣就怕君不正,孝子就怕父不良;做大买卖的就怕没有本,做小买卖的就怕不开张……”殷玉清老人打着节拍,哼唱起村志收录的一首夯歌。他说,写村志要创新,大伙儿爱读最主要,所以一些有特色的老话儿、笑话等生动内容,也被他写入村志中。

  “河间话‘打个等儿’,意思是稍等一下;‘夜了个后上干亩莫去了’是问昨天晚上做什么去了;‘进京绕获鹿——绕远了’;‘为个虱子烧个袄——不值得’……”殷玉清笑着说,最近一年,他还整理了万余个河间方言句子和千余则河间俏皮话。要问为什么做这事儿,老人直言“有意思”。

  (责任编辑:lch)

相关信息
  • 社区这群“老兵帮大哥”够帅够暖
  • 2023/5/16 9:57:27
  • 老有所养幸福多 老有所为活力足
  • 2022/7/20 10:09:31
  • 陈秀英 甜蜜铺就幸福路
  • 2022/5/5 10:04:00
  • 护理达人分享老年照护经
  • 2021/12/28 10:21:00
  • 杨庆义 活到老 写到老
  • 2021/12/22 10:34:40
  •  热点文章导读 
    亲人临终前,我们该怎么办!
    倡导居家养老
    儿子欠下千万巨债远走他乡 七旬老母卖
    民 谣 四 首
    生活是一面镜子
    “天坛大爷”名扬海外
    眼不花能穿针引线,爱动脑自制九连环
    义务管护公共树木38年
    78岁上大学:我要做一个新时代的奋斗
    河北农大退休教授妙手著神奇 变废为宝
    老年人应该向年轻人学习的9件事
    社论:公共自行车何必对老人设门槛
    七旬老人3年手绘百米长画 记录农村
    河北七旬老奶奶为村里孤寡老人缝制布鞋
     图库 
    版权所有:河北省老年事业促进会 河北省老年文化促进会 河北省老年事业发展基金会
    地址:石家庄市裕华西路116号 邮编:050000 电话:0311-83054758、87102610 邮箱: 846689042@qq.com
    冀ICP备1000665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