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时值盛夏,坝上张北也变得烈日炎炎。在张家口市张北县馒头营乡东豆腐窑村口处的六百来米的土路上,一位老人佝偻着身子来回走动着。
只见他顶着烈日,拿着铁锹,把一块块石块填到路面坑洼处,尽管汗流浃背,仍没有停下歇歇的意思。因为听说这几天有雨,老人就想把路面再好好修整一下……
这个倔强的老人,就是被乡亲们称赞为“活雷锋”的王忠义,已经义务为乡亲们修路三年多。
萌生修路的想法
王忠义老人今年76岁,是张北县馒头营乡王簸箕沟行政村的建档立卡贫困户。
一直以来,王忠义老人不等不靠,除了种地,还做点小买卖,出售自己的农产品。由于他是馒头营村各商户摊点的常客,经常赶着驴车卖东西,发现东豆腐窑自然村通往当地乡政府的路上到处是坑洼,有的坑长达四五十米,半米深,遇到阴雨天气,积水满坑,车辆一旦陷进去就出不来。经常行走在颠簸的土路上,王忠义老人萌生了修路的想法。
已坚持修路三年多
王忠义老人发现,他要修的这条六百来米的土路上,大坑小坑得有好几百个,要想修成一条平整的路,得先用石头垫底。开始修路时,毛驴车、铁锹和铁锤是他的修路“三件宝”,现在换成了铁锹、铁锤和电动三轮车。
“我前两年用毛驴车去路边的树林里捡石块、砖块,大的石块有六七十斤重,小一点的也有十来斤重。”
最初,王忠义老人赶着毛驴车捡料修路。每次修路,他要先用铁锤把石块、砖头等砸成小块,再撒到路面的坑洼处,再向缝隙里倒一些土渣,用铁锹找平,最后再用铁锤慢慢将路面砸实。过去的三年多的时间里,无论是酷暑烈日,还是刮风下雨,王忠义从来没有打过退堂鼓。
人就是要做好事
“路平了,不仅方便自己出行,乡亲们出门行走也方便。”王忠义老人说,“修路补桥是积德行善的好事,人就是要做好事。我每天早上四点多出来,填填路,干点活,身上也舒服。”已经76岁的王忠义老人说,他现在还抱得起几十斤重的石头。
如今,他每天出门,都会带着铁锹,看到路上有坑了,就会给坑洼处平土、碎石、挪石、填土,每天要反复走上几趟,甚至十几趟。
王忠义老人到底已经七十多岁了,难免腰疼腿疼。每到这时,他的老伴就会唠叨,“你这把年纪了,不在家享享福,每天累成这样何苦呢!”王忠义老人就会笑着回答,“路填好了,大家走着顺畅,比啥都好。修路补桥,这是好事。”
成为乡亲们的榜样
这些年,王忠义老人坚持义务修路,在当地广为流传。
在王忠义老人的带动下,很多村民也开始自觉地维护那段六百来米的乡间道路。以前,路上有土坑了,没人管,都是王忠义老人修补。现在,当地的乡亲们走在路上,只要看见路面有坑了,都会自觉地填土修补一番。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在王忠义老人的坚持中,那段六百来米的乡间道路上的大大小小的坑都被填平了。
“过去我用毛驴车,现在我赶不了毛驴车了,就换成了电动三轮车。只要我能动,路就会一直修下去!”王忠义老人拍着胸脯说。
目前,王忠义老人又开始修补村里的路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