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上海76岁的金梅良,是人们戏称的“茸城猫王”。他每天用6小时画猫,画基本都捐给了慈善机构,并设立了基金帮助他人。
每天坚持绘画6小时
金梅良是土生土长的松江人,他从小酷爱画画,但家里条件不好,小时候他就用树枝、瓦片作画笔,泥巴地作画纸,一画就是十几年。后来他进了部队,退伍后进了印刷厂,这支画笔让他在印刷厂大受青睐,负责厂内的宣传等工作。“当兵时,除了生活必需品,我剩下的钱全用来买了颜料、笔、纸和绘画参考书。”金梅良说,“我当时在厂里负责包装设计,因为这方面的锻炼,画画也一直都在练习,没有丢弃。”
从学习到参军再到就业,那么多年的绘画积累,他对自己的评价是“那时都是三脚猫功夫,没有专门练习,都不是很精通”。退休后,金梅良的时间多了,他不是带着干粮和小凳子跑遍松江的角落写生,就是参观各类画展。他还买了很多参考书,自己根据书本学习绘画,不断提高绘画技巧。
如今,金梅良仍每天坚持绘画6到8小时,他不觉得累,因为画画对他而言就是一种乐趣,“我一画画,什么烦恼啊,病痛啊,都没有了”。
承诺孙女画100只猫
“我画猫,完全是因为孙女。”金梅良说,有一天,孙女在小区里捡到了一只流浪小猫,就把它抱到家里收留了下来。小猫活泼可爱,孙女就问他会不会画猫,他当即动笔画了只小猫咪,孙女看到后说:“爷爷,你画的猫真好看。”
于是从2012年起,金梅良开始画猫。为了提高自己画猫的水平,金梅良看了很多名家的画,看名家的构图和用笔的特点,再不断琢磨,取长补短。他给孙女一个承诺:要给孙女画满100只猫。从此,一只只可爱灵动的猫咪便在金梅良的笔下诞生。目前,以猫为题材的作品已近300幅。其中《百猫图》他画了两个多月,画中有100只猫。这些猫形态各异,每个猫都各有特色。
国家一级书法家、中国文化艺术发展联合会名誉主席曾聆和曾为金梅良题词“茸城猫王”。因为这个点评,他和他的猫被更多的人认可,上海松江美术馆也向他发出邀请,举办了以猫为主题的画展。
“不靠卖画挣一分钱”
“我的作品,全都捐给了慈善基金会,他们拍卖所得的1%用来设立基金,帮助需要帮助的人。”金梅良说,他的画作换来的所得,没有一分用在他自己的身上。他的退休金每月3000元,除去绘画方面的开支,他对于物质方面的要求就是吃饱穿暖而已。“我不靠卖画挣一分钱,而是希望通过绘画去做好事。多帮助别人,做善事,我的心情就舒畅。”
金梅良坦言,他知道在背后有人叫他傻瓜,但他不计较。“我就是觉得对人对事要有颗善良的心。” 说完搂着一旁的老伴,“她有时会埋怨,但其实一直都是支持我的。她的埋怨也是爱我的一种方式。可以说,我的坚强和乐观,有一半是老伴对我的爱。没有她,我就没有现在的人生。”(摘编自《广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