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环渤海新闻网专稿 精神矍铄、思维清晰、走路有力,交谈中不时夹带着英语,这是85岁的屈直老人给人们的第一印象。屈直兴趣广泛,74岁时开始学习英语,并当上了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志愿者。多年来,他一直用自己的方式保持着身心健康,2007年他被评为“唐山市十佳健康老人”。日前,他来到本报,向我们讲述了他的养生经。 1987年退休后,为了让生活能够更加充实,屈直给自己找了很多兴趣爱好,跳舞、唱歌、游泳,到世界各地旅游——如此丰富多彩的生活,让许多年轻人都自叹不如。 每天清晨,屈直都会早早起床,到学校的运动场和年轻人一起踢毽子、跳迪斯科。特别是退休后,他有了更多的时间和更大的空间,在力所能及的条件下,老人总是尝试不断地挑战自我:60岁开始冬泳,到如今已经坚持了20多年;爱好旅游,从76岁开始至今,除国内主要名胜古迹外,还先后去了亚洲、欧洲和澳洲的近20多个国家或地区。最让屈老骄傲的是,去年,84岁高龄的他携82岁的夫人赴西藏旅游,并登上了海拔3756米的布达拉宫。在屈老看来,旅游可以开阔眼界、增长知识、调整心态、锻炼身体,“我从不吸烟,很少喝酒,省出来的钱活跃生活,何乐而不为?” 作为一名医学工作者,屈老对健康的定义不仅仅包括身体健康,还包括心理健康,而心理健康不但要有一个好心态,更要有一个思路清晰、反应灵敏的头脑。屈老一直坚持学习英语。他说,学习英语要坚持动脑、动口、动手,这种经常强行记忆和大声朗读有助于预防和推迟大脑衰老,“外语学习就是最好的脑体操。”采访中,屈直会时不时地冒出几句英文,发音正宗地道。如今,学英语已经成了老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内容,在锻炼思维的同时,也让他从中找到了些许成就感。现在他正忙着帮助老年大学创办英语第二课堂,希望能够为2016年在唐山举办的世界园艺博览会输送一批老年志愿者。 李莹袁一平 | ||
稿源: 唐山晚报 | 编辑: 黄志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