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冬天的脚步越来越近,随着天气的变冷会使人的新陈代谢功能减慢,抵抗疾病的能力减弱。这时候通过运动锻炼就可以提高身体对疾病的抵抗能力。虽然老年人冬季进行锻炼有利于促进食欲、改善睡眠,延缓骨质疏松等诸多好处,但是也有不少老年人在锻炼时出现了意外情况,所以关于老年人的冬季锻炼法则还是需要知道的。
法则一:全面体检,心中有数。
老年人在运动锻炼前最好做一次较为全面的身体检查,通过检查可了解自己的健康状况,做到心中有数,为合理的选择运动项目和适宜的运动量提供依据。如身体肥胖的老年人常伴有高血压、冠心病、脑血栓等病,可以选择强度小的项目,如散步、徒手操、太极拳等;呼吸系统疾病患者,应避免静止的肌肉运动,如举重、拔河等,消化系统疾病患者,应加强腹肌锻炼,如仰卧起坐,应避免震动性太大的项目;而贫血者宜选择散步、做操、慢跑、太极拳等活动。
法则二:兴趣爱好,心情舒畅。
老年人根据自身的特点及兴趣爱好来选择锻炼的项目。因为运动保持心情舒畅,不能视锻炼为负担而强制进行,应自觉主动积极愉快地参加锻炼。这样才能起到改善心理状态、调节情绪、陶冶情操、丰富文化生活等效果。也可以将生活中的活动内容包括进来,如进行园艺劳动、家务、与儿童玩耍、交际舞和爬楼梯等。
法则三:强度适中,循序渐进。
运动量要因人而异,每次锻炼要考虑自己身体的承受力,过高的运动强度会损害健康,太小的运动强度达不到健身的效果,所以一定要把握好锻炼的强度,建议运动量由小到大,逐渐增加,对于没有运动习惯的老年人,开始的几天可能会出现肌肉酸疼、疲劳等状况时,此时要适当减少运动量,经过一段时间适应后再慢慢地增加运动量,不要急于求成。建议每次运动以轻微出汗、自我感觉舒适为度。
法则四:时间合理,持之以恒。
老年人早晨锻炼时间不要选得太早,原因有四:
1)一整晚的睡眠,基本上没有饮水,血液粘度相对较高,影响血流速度,此时运动相对供血不足,这也是高血压、脑溢血患者发病多在早上的原因;
2)冬季早晨空气中含有大的尘埃、病原微生物等有害物质,另外夜晚无阳光,植物不能光合作用,空气中氧气少二氧化碳浓度较高,如果吸入肺内,易引起胸闷、呼吸困难,严重者可引起鼻炎、肺炎、气管炎、结膜炎等疾患,甚至引发心血管疾病。据国际环保组织报道,一天中空气质量最好的时期上午9~10点;
3)早上空腹运动容易导致低血糖的微信,对糖尿病患者尤其要注意;另外空腹运动以脂肪功能为主,产生的代谢物产物脂肪酸对心肌有影响,心脏病患者特别要小心啦!
4)早晨6~8点间,是人体的各项机能均处在较低水平,此时进行锻炼难以到达理想的效果,切容易受伤。
综上所述,建议老年人进行体育锻炼时尽量不要选择早上进行,最适宜锻炼的时间是上午9~10点或下午4~6点,这两个时间段能避开以上四个不利因素,而且是冬季锻炼效果最佳的时期。另外作为一般人运动,每天应坚持一定量的运动量,如果无法天天坚持,可以把锻炼次数减少到每周三次,不管怎样应形成节律,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这样不利于锻炼效果的积累,甚至有损于健康。
法则五:准备充分,合理锻炼。
运动的准备要充足,体现在:一是热身活动要做好,运动时要身穿宽松、舒适、容易增减的衣服;二是有病的老人要带上对症的抢救药物,如扩张血管的、预防冠心病突发的等等,三是老人锻炼最好结伴而行,不要单独行动,如果有条件的带上手机之类的通讯工具,最好是有伴比较好,一旦出现意外有人帮忙喂药或打电话求助等。无论参加什么运动,要取得一定的效果,最主要的是对运动中强度负荷的准确控制。
俗话说的好“冬季动一动,少闹一场病”,冬季锻炼身体大有好处,既能强身健骨,增强免疫力,又能提高机体耐寒能力,磨练人的意志。老年人在冬季运动时,要顺应天气的变化,妥善安排锻炼,做到安全、全面、自然、适度的锻炼,真正健康的锻炼身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