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养生堂 >> 心理健康
没人陪比没钱用 更伤老人心
        正文浏览次数:1410
  2015/9/25 10:38:32    来源:网络转摘    作者:       打印 | 复制 | 保存本页信息

        人到晚年最需要的是什么?近日,北京律维银龄研究与服务中心(非盈利机构)对北京1万名老年人发起了养老服务需求问卷调查。调查发现,近五成老年人认为缺少子女的陪伴是养老中最大的问题,而对养老金担忧的老人不足三成。

     “老人对于家庭幸福感的心理需求远大于物质方面的需求。”中国老年学学会老年心理专业委员会秘书长杨萍表示,良好的家庭状况有利于提升老人幸福感。但当前社会,生活习惯、年龄差异、工作压力等各方面的原因使老年人与子女之间交流、陪伴的机会越来越少。杨萍认为,这主要有三个原因:第一,流动性大已成为我国家庭模式的重要形态。目前,中国空巢老年人口占老年总人口的一半。未来,空巢老年人口比例预计将突破70%。老人与孩子不在一个城市,一年见面次数自然减少;第二,父母与子女关系之间有代沟,双方缺乏有效的交流方式也导致子女和父母即使待在一个城市,见面交流的机会也不太多,如果婆媳关系处理不好,更会影响子女和父母的交流;第三,有些子女对父母的关爱仅停留在表面,看似常去父母家,但往往只是走个过场,吃完饭又去忙其他事儿了。

    看望父母是一个子女的义务与责任,不能流于形式。尽管早在2013年,“常回家看看”就被写入《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但是老年人与子女的关系仍存在不少问题。

    不少人认为,陪伴是可以用物质来弥补的,但杨萍认为,老人会更关注精神层面的满足,如家庭的和睦与子女的陪伴、兴趣的培养等。杨萍建议,与父母在一个城市但分开居住的子女,无论工作多忙时间多紧张,至少半个月应看望一次父母。如果父母年岁已高、身体不好,几个兄弟姐妹或配偶更要每天轮流陪伴;离家的孩子要常与父母联系,进行有效沟通。未婚的子女可以一周打一次电话,已成家的子女最好三天和父母通一次电话。你的生活、工作、社交等情况都可以告诉老人。哪怕就告诉他们“我挺好”,他们也会得到慰藉。此外,还要多关心、了解他们的近况,如吃了什么、最近身体如何等。杨萍强调,和老人交流,要多包容。首先,切忌给他们摆脸色,顶撞他们;其次,多找一些老人感兴趣的话题。和父亲聊聊时政或兴趣爱好,和母亲谈谈流行的电视节目;最后,给老人多些赞美。如,可以给父亲说“您的建议真不错”;多对母亲说“您做的菜和小时候的味道一样好”,他们会因为你的在意而对晚年生活感到更幸福。

  (责任编辑:xhcen)

相关信息
  • 九旬老人咋控糖
  • 2016/8/1 16:33:46
  • 年龄越大 骨质流失越快
  • 2016/7/26 16:22:16
  • 老人早餐不宜太早
  • 2016/7/26 16:20:49
  • 突然发病如何求助
  • 2016/7/25 16:13:30
  • 万一跌倒,用手撑地
  • 2016/7/25 16:12:07
  •  热点文章导读 
    老人吃苋菜引发植物日光性皮炎 脸部大
    老年人可通过自我劝慰防止发怒
    石家庄百岁老人揭长寿秘诀 心态好是关
    老人防衰老该怎么做 健身+饮食同防衰
    老年人浴室洗澡要注意水温 不能忽视室
    老人也需要玩具
    为啥听力好的人更长寿?
    香菇有助于老年人预防心脑血管疾病
    感冒应分症食疗
    学学活百岁的健康秘笈
    老年人为什么会害怕死亡有恐惧感
    年龄越大 骨质流失越快
    别再迷信“癌症出国治”
    吃黄色蔬菜防老年痴呆
     图库 
    版权所有:河北省老年事业促进会 河北省老年文化促进会 河北省老年事业发展基金会
    地址:石家庄市裕华西路116号 邮编:050000 电话:0311-83054758、87102610 邮箱: 846689042@qq.com
    冀ICP备1000665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