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养生堂 >> 心理健康
老人说的未必是心里话
        正文浏览次数:1117
  2015/7/10 15:02:08    来源:网络转摘    作者:       打印 | 复制 | 保存本页信息

  78岁的侯俊梅(化名)入住养老院已经1年多了。两年前,她的老伴去世,自己一个人生活。侯奶奶腿脚不好,行动不便,所在的北京车公庄离孩子住的天通苑又很远。个性要强的侯奶奶不愿意麻烦孩子,于是住进了位于小汤山的一家养老院。

  刚入住时,侯奶奶经常独自流泪,见了儿子却说:“你工作忙,不用经常来,别惦记我”。平时有人问她,怎么好久没见儿子来探望,侯奶奶总是高声回答:“他工作太忙,我不让他来。”老人退休前是中学老师,桃李满天下,偶尔有学生来看她,她都会把学生带到大厅,大声告诉其他老人:“我学生看我来了。”这种“炫耀”背后的意思是:我不是没人看望的。

  侯奶奶这样的老人很多。他们不想给孩子添麻烦,主动或被动地来到养老院,减轻子女负担是他们的心声。但很多子女把老人送到养老院,仿佛就万事大吉了,常常一两个月也不探望一次。对老人来说,突然到一个陌生的环境,面对一群陌生人,换了陌生的生活模式,内心容易紧张和焦虑,会深感孤独和无助。此时,情感支持的重要来源就是子女的关心和惦念。一次探望、一通电话,都能体现“分而不离”的情感表达,给予持续关注和经常探望,能帮老人适应新环境。

  不仅是入住养老院的老人,在大街小巷里还有许多“空巢老人”。白天,屋里除了电视的声音,很少有其他声响;有人敲门时,他们迫不及待地迈着小碎步去开门,迎来的却只是收水费的;接到推销电话,他们心中五味杂陈,明明不想买,可就是舍不得放下听筒……他们迫切需要精神慰藉。面对许久来探望自己一次的子女,他们嘴上说着“别惦记我”,心里却不是滋味;生病住院时,他们对前来照顾的孩子说“忙你的吧”;面对儿女给的红包,他们说“不缺钱”,平时却省吃俭用。做儿女的听到父母的这些话,能否好好琢磨一下其中隐含的情感?这或许并不是父母的心里话!

  亲情来自子女点滴的关怀,能使父母感受到幸福和安慰。亲情是一剂良药,可以治疗被抛弃感等负面情绪。子女与父母之间保持密切联系才能慰藉老人内心,使老人不再孤独和抑郁,因为亲情是温暖的。

  (责任编辑:xhcen)

相关信息
  • 九旬老人咋控糖
  • 2016/8/1 16:33:46
  • 年龄越大 骨质流失越快
  • 2016/7/26 16:22:16
  • 老人早餐不宜太早
  • 2016/7/26 16:20:49
  • 突然发病如何求助
  • 2016/7/25 16:13:30
  • 万一跌倒,用手撑地
  • 2016/7/25 16:12:07
  •  热点文章导读 
    老人吃苋菜引发植物日光性皮炎 脸部大
    老年人可通过自我劝慰防止发怒
    石家庄百岁老人揭长寿秘诀 心态好是关
    老人防衰老该怎么做 健身+饮食同防衰
    老年人浴室洗澡要注意水温 不能忽视室
    老人也需要玩具
    为啥听力好的人更长寿?
    香菇有助于老年人预防心脑血管疾病
    感冒应分症食疗
    学学活百岁的健康秘笈
    老年人为什么会害怕死亡有恐惧感
    年龄越大 骨质流失越快
    别再迷信“癌症出国治”
    吃黄色蔬菜防老年痴呆
     图库 
    版权所有:河北省老年事业促进会 河北省老年文化促进会 河北省老年事业发展基金会
    地址:石家庄市裕华西路116号 邮编:050000 电话:0311-83054758、87102610 邮箱: 846689042@qq.com
    冀ICP备1000665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