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是糖吃多了吗?
正文浏览次数:720
首先介绍一下什么叫糖类?糖类又叫碳水化合物,是人体生命活动最主要的能提供能量的物质,但它又包括单糖(如葡萄糖、果糖等)、寡糖(蔗糖、麦芽糖、乳糖等)、还有多糖(主要是淀粉类食物)。日常生活中常说的糖一般是指单糖和双糖,这类简单的糖食入后会很快的被人体吸收,使血糖显著的升高,而多糖(淀粉类的如:大米、土豆、面粉等)要先在肠道内消化分解为葡萄糖后,再缓慢进入血管,所以不会造成血糖急剧的增高,多糖是人体热能的主要来源;另外糖类在人体内还参与许多其它重要的生命活动
正常的人血糖之所以能保持在正常范围内,是因为自身有充足的胰岛素发挥了作用,而糖尿病人体内胰岛素分泌不足就会影响对血糖的控制,因而导致血糖升高,所以说糖尿病是因为糖吃多了的说法是错的!
其实患糖尿病的原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遗传因素,如果父母患有糖尿病,孩子患糖尿病的几率会很大;
2、环境因素,如高脂肪饮食。热量过剩。缺乏运动、肥胖等;
3、感染与免疫因素。
正是由于以上各种因素的共同作用,才导致体内胰岛素分泌缺陷及胰岛抗体,从而产生糖尿病。
其实糖尿病并不是糖吃得太多,而是由于膳食结构不合理,脂肪、蛋白质类食物吃得太多,导致总热量摄入超标,导致肥胖,而肥胖可以产生胰岛素抗体,从而引起糖尿病,所以说糖吃多了就会得糖尿病的说法没有科学依据的,两者之间并没有必然的因果关系。如果人体胰岛素分泌正常的话,即便多吃点糖,也不会的糖尿病;如果人体胰岛素分泌出了问题,即使一点糖也不吃照样会得糖尿病。
在饮食结构上,糖尿病人应以淀粉类食物为主要的能量来源,(占总热量的55%-60%)但也不能吃得太多,否则容易造成体内热量过剩,其中一部分会转化为脂肪,导致超重和肥胖,而肥胖正是发生糖尿病的危险因素。由于糖尿病人对血糖的调控能力下降,而单糖,双糖在肠道吸收较快,食用后容易导致餐后血糖显著升高,所以糖尿病人还是要少吃甜食的。
(责任编辑:xhcen)
热点文章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