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院护工亟待双重“护理”
正文浏览次数:1049
2014/12/10 23:37:14
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打印 |
复制 |
保存本页信息
当下,养老院护工缺乏,“一工难求”的现象在全国普遍存在。一个职业,如果从业者寥寥,最主要的原因是工作辛苦且收入不高,付出与获得不成正比。在这种情况下,养老院很难说是一个理想的颐养天年的场所。如果老年人在养老机构得不到高水平的养护,将会成为社会不稳定的潜在因素。从这个角度看,养老院护工存在如此大的缺口,就不简单是个行业问题了,而是一个值得政府和全社会关注的社会问题。
当务之急是增加对这一行业的投入。养老作为一个重要的事业,政府应当增加投入,这个投入可以是全方位的。对于护工而言,无论是公办的养老院,还是民营营利性的养老院,抑或是慈善性质的养老院,都应当作为特殊的职业人群,享受到政府的职业津贴。这个津贴的性质表面上看起来是对护工的补贴,但从本质上来说,是政府对于养老事业的投入,体现了全社会对老年人的照顾和关爱。
除了经济上的“护理”,还要对养老机构的护工给予心理上的“护理”。其实,养老院护工的收入未必就是全社会最低的,但为什么缺口这么大?我认为,原因不单纯是经济方面的,还有护工每天不得不面对的各种无形的压力,诸如每天面对衰老、病痛以及各种无理由的非难,职业声望在社会上偏低,凡此种种,无一不对从业人员的心理造成巨大的冲击,使他们无法承受而选择逃离。因此对养老院的护工也要进行一定的心理抚慰,由专业的人员对他们进行心理咨询和心理矫正。只有把护工的“心病”治好了,他们才会安心地从事这份工作。
(责任编辑:xhcen)
热点文章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