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老年生活 >> 老有所养
嘉兴社区有个让人感动的“老”孝子
        正文浏览次数:1397
  2014/12/10 23:37:12    来源: 嘉兴日报    作者:admin       打印 | 复制 | 保存本页信息

   “芝麻糊、红枣豆浆、花生糊……差不多6点起床,我就要用豆浆机把早餐给老人做好,这早已成为我每天的习惯了。”家住城东社区的沈斌奎今年63岁,或许在常人眼里他已经到了“享清福”的年纪,但沈斌奎现在每天依然照料着他101岁的丈母娘,而这一照顾就是40多年。
   “那位被照顾的老人叫钱企华,她是沈斌奎的丈母娘。而就在今年,沈斌奎的妻子要去国外照顾外孙女,他更是独自扛起了照顾老人的重担,甚至甘愿当起了老人全天的陪护‘保姆’。”城东社区党委书记王国光告诉记者,沈斌奎可谓是社区里远近闻名的孝子,丈母娘每日的吃喝拉撒睡都要由他来打理,但是沈斌奎却没有一句怨言。
   “百善孝为先,她和我的母亲没什么区别,我们作为子女的,给父母养老是本分。”沈斌奎告诉记者,不光是早餐,丈母娘的一日三餐他每天都要精心打理。“每天烧什么菜,是荤菜还是素菜,我都会根据她的喜好来做。”沈斌奎说,有时候她突然想吃什么菜,就会提前告诉他,比如说今天中午想喝排骨汤,他就会去菜市场买好,“现在老太太牙口不好,如果她想吃肉食的话,我就会把每一道菜都炖得很烂,这样更容易咀嚼和消化。”
   据介绍,因为钱企华年纪太大了,腿脚不灵便,平时不方便走动,于是沈斌奎就常常陪着老太坐在客厅,跟她聊聊天,说说话。“每次和她聊天,还是挺费劲的,我一定要扯着嗓子说话。即使这样,大部分话她都没听清楚,只是对我笑笑。”沈斌奎说,由于钱企华的耳朵已经几乎听不到了,为了让丈母娘明白自己的意思,没有学过手语的沈斌奎自创了不少手势,钱企华对女婿的这些手势也都心领神会,这已经成了两人交流的主要方式。
   记者了解到,沈斌奎和妻子结婚后,就一直和其丈母娘钱企华生活在一起,作为老人的独女,沈斌奎的妻子理所当然承担起了照顾老人的责任,而和丈母娘一起生活的40余年,沈斌奎也主动承担起了家里所有的脏活累活,妻子则负责家人的饮食起居。“直到今年6月,沈斌奎妻子远赴澳大利亚照看5岁的外孙女,照顾老人的事情就落到了老沈一个人身上。”王国光说。
   为了让沈斌奎可以少操点心,也有不少人建议他把老人送去养老院。但是沈斌奎却放弃了这样的念头,“养老院里有那么多老人,一个护工又要同时照看好几个老人,我才不放心呢。”沈斌奎表示,养老院虽然设备条件齐全,又有专业的护理人员,但是却没有人会根据他丈母娘的口味烧她喜欢吃的菜,也没有人陪她用“手势”聊天,这样的话,老人就会更加寂寞了。
   练练书法,下下象棋,到公园打打太极拳……这也许是不少老年人惬意的退休生活,但沈斌奎却表示,虽然也羡慕过其他人,但他更觉得家有百岁老人是一种福气,他有义务更有责任尽自己的孝道。“我的父母过世得早,一直没能尽孝道,算是一种遗憾吧,虽然作为女婿,但丈母娘就如同我的母亲一样,我必须每天照顾好她,给她养老。”沈斌奎说。

  (责任编辑:xhcen)

相关信息
  • 邻居老人生病,她和家人轮班侍候
  • 2016/8/1 16:12:08
  • 失智老人,愿你被世界温柔相待
  • 2016/7/22 14:05:39
  • 罹癌老军医治愈4000穷乡亲
  • 2016/7/19 19:06:48
  • 八旬老太成了健美明星
  • 2016/7/19 19:04:43
  • 河北七旬老奶奶为村里孤寡老人缝制布鞋20年
  • 2015/11/6 13:56:05
  •  热点文章导读 
    亲人临终前,我们该怎么办!
    倡导居家养老
    儿子欠下千万巨债远走他乡 七旬老母卖
    民 谣 四 首
    生活是一面镜子
    “天坛大爷”名扬海外
    眼不花能穿针引线,爱动脑自制九连环
    义务管护公共树木38年
    78岁上大学:我要做一个新时代的奋斗
    河北农大退休教授妙手著神奇 变废为宝
    老年人应该向年轻人学习的9件事
    社论:公共自行车何必对老人设门槛
    七旬老人3年手绘百米长画 记录农村
    河北七旬老奶奶为村里孤寡老人缝制布鞋
     图库 
    版权所有:河北省老年事业促进会 河北省老年文化促进会 河北省老年事业发展基金会
    地址:石家庄市裕华西路116号 邮编:050000 电话:0311-83054758、87102610 邮箱: 846689042@qq.com
    冀ICP备1000665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