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她把孤寡老人当母亲般照顾,老人动情地说:
“她像亲生女儿一样好!”
朱芳在帮赖贵英试穿新鞋。
偶然相遇 朱芳惜老
11月20日上午8时30分,朱芳熟门熟路地走进住在新赣南路的赖贵英老人家中:“你起来了?我带了莲子汤来,正好趁热喝了。”不知情的人,会以为朱芳是老人的女儿或其他亲戚,事实上,她们相识仅半年。
今年3月,朱芳到章贡区解放街道解放路社区开展“送政策、送温暖、送服务”工作。两个月后,朱芳看到一名老人颤颤巍巍地走进办公室,想盖章办事。朱芳热情地把老人迎进来,一问才知,对方名叫赖贵英,今年已经86岁,是一名孤寡老人。她独自居住在新赣南路社区,因为户口在解放路社区,所以她一个人从新赣南路步行了1个半小时来办事。在帮赖贵英盖好章后,朱芳自己掏钱拦了辆的士将她送回家。也是从那天起,朱芳开始主动照顾赖贵英的日常生活,每周都去送汤、送早点,还买些日常用品给老人。周末若无特殊情况,一定会去陪老人拉家常。
有一次,朱芳去为老人送早点,敲门后无人应答,她以为老人出去了,便将早点寄放到其邻居家,嘱托对方转交。没想到,下次见面时,老人拉着她的手不断地说:“小朱,下次你再来发现门关着,一定要多敲几次门,喊大声点,我就在屋里睡觉。别像上次一样走了。”此后,每到周六,老人都会早早起床,坐在客厅的凳子上,盼着朱芳来陪自己吃早点、聊天。细心的朱芳为了让赖贵英坐得舒服,还特意买了沙发垫送去。结果,赖贵英拿着沙发垫爱不释手,每天睡觉前一定要先收起来,第二天想坐时再放到椅子上。有人劝她不用这么麻烦,放椅子上就好,她则认真地答道:“晚上让老鼠咬坏了怎么办?”看得出来,膝下没有儿女的她格外珍惜这份偶然得来的亲情,包括朱芳送的每件礼物,都是她眼中的至宝。如果朱芳来探望她,她会早早铺好沙发垫拉着朱芳说:“你坐,这个坐着软,舒服!”
精心照顾 情同母女
今年9月,赖贵英在家门口不慎摔伤。当朱芳去看望她时,赖贵英犹如见到家长的孩子般,一边大哭,一边说痛。朱芳心里难过不已,她想到了自己的母亲,母亲碰巧也在这时生病住院了,于是她拍着赖贵英说:“别哭,我来照顾你。”为此,朱芳不仅接送老人去打针,还买了膏药定时帮她更换,忙前忙后如同女儿。当她发现老人颈脖处长了红疹时,帮她搽了药,但效果不大。朱芳的父亲听说后,很热心地倒了一瓶茶油,让女儿带去给赖贵英涂抹。父亲还对她两头照顾“母亲”的行为予以了肯定:“你做得很对,应该这样!”朱芳的丈夫在她忙不过来时,也经常会主动代她为老人送吃的。一个月后,赖贵英康复了,颈上的红疹也消失了。
在朱芳心中,赖贵英就像个可爱的老小孩。有一天,她对朱芳说:“我就快死了。”朱芳吓一跳,老人接着说:“吃不下东西了。”朱芳这才明白,老人有点消化不良。她遵医嘱给老人开了药后,老人开心地说:“吃了就会好饿!”
11月20日上午,看到朱芳带去了花生、饼干,赖贵英乐开了花,还捻了颗花生出来:“我看下吃不吃得动。嗯,很好吃,我还有几颗牙,嚼得动。我留着慢慢吃。”听说朱芳买了双冬天穿的保暖皮鞋给她,她连早点也不肯吃,一定要先试穿新鞋,还说:“我要防滑的那种。”原来,老人上次摔怕了,她不但自己怕摔着,还时不时提醒朱芳:“你走路一定要看着点,别像我一样摔一跤!”穿着新鞋走了几步后,她又拿着新内衣和新袜子在手里反复摩挲:“真好,真舒服。”看到老人仿佛拿到新玩具的孩子般开心,朱芳也很高兴。
喝莲子汤时,记者问她:“味道好吗?” 她开心地说:“莲子怎么味道不好?要30多块钱一斤呢,好贵!她送给我的东西都很好,我知道。我虽然86岁了,但一点不糊涂。”朱芳则说:“我只是看到她就想到了自己的父母,想到自己也是为人父母的人,我只是凭良心在做我认为该做的事。”(黄杨宁 舒琴 记者刘航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