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老年生活 >> 老有所养
河北抗战妈妈86岁单风联:女承父志保国家
        正文浏览次数:1428
  2015/5/12 15:48:58    来源:网络转摘    作者:       打印 | 复制 | 保存本页信息

    她们,是没有勋章的英雄,她们是河北革命老区最平凡的群体,在抗日战争烽火连天的岁月中,她们是妇救会干部、交通员、堡垒户,她们做军鞋、送儿郎上前线、掩护干部、传送情报……

    她们,是抗日战争胜利的根本力量。她们都有一个共同的身份——母亲,寻找她们,关爱她们,是对历史的守护,也是深深的感恩。

    河北抗战妈妈之单风联:井内挖窑藏战友

    人物档案:革命母亲单风联,今年86岁。1929年出生于河北省平山县单杨村,1937年她的八路军父亲在保护物资时遭日军杀害,在她年幼的心中埋下反抗的种子,她加入村妇联会,除站岗放哨外,还曾在井中暗洞内藏过两名地下党。194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为抗战奉献青春。

    在绵延千里的太行山东麓,有一片奉献的热土,在革命战争年代,曾经有1700名平山优秀儿女一次补充八路军,组建的“平山团”壮举享誉全国。

    时光荏苒,当年的革命母亲单风联如今已是华发老人

河北老年网

单风联老人告诉记者,手中的锅叉是当年给八路军做饭用过的


  女承父志保国家

  院里的葡萄藤爬上支架,幽绿的叶子旁挂着些刚冒出的小葡萄,成串地坠在架子上。葡萄藤旁的石榴花开了,一簇一簇,暗红色的花瓣映衬着在旁弯腰浇水的老人单风联,令她看起来更年轻些,并不像86岁高龄的老人。见到有人来访,老人放下水壶,热情招呼记者进屋。

  记者采访当日,单风联没有像往常一样外出遛弯,而是耐心在家里照顾花草。2002年,老人被检查出牙癌,手术和化疗折磨着瘦弱的老人,但她抗战时期学会的坚强和乐观让她得到了很好的恢复。坐在树荫下,健谈的单风联将时光拉回到从前。

  1929年一个晴朗的冬天,一名男子匆忙赶回家中,娃娃的哭声划破了平山县北侧单杨村的寂静,单风联出生。那年,她的父亲单耀军加入八路军,在抗日战争期间任晋察冀四分区独立五团连长。父亲的戎马生涯影响了家里的四个孩子。

  1937年的秋天,在平山县三汲乡单杨村这个安静山丘旁的村庄发生了两件事,第一件,日军全面侵华,占领了平山县;第二件,单风联的地下党父亲单耀军在保护物资时被敌军发现,不幸牺牲。如果这些没有发生,单风联会早早地嫁人,在家务农,她的人生或许就这样一成不变地走到尽头。但是,侵略者来了,刚满15岁的单风联加入共产党。

  坐在葡萄藤下,提及牺牲的父亲,单风联情绪略有激动。她幼年是在躲避鬼子杀戮中度过的,每天跟着大人东躲西藏,她见到过有人因担心小孩哭声惊动敌军,给大家招来麻烦,甚至将小孩勒晕过去。她的家也曾被日军烧毁,看着乡亲被敌人抓走、杀害,年幼的她懂得了只有抗争才能活。“小时候见到日本鬼子进村,村里的人赶着猪羊往村东头跑,哥哥抱着我躲在屋里。”老人回忆,一次日军扫荡时,父亲单耀军将粮食、药品等转移到南甸镇村,物品刚转移完,鬼子已经进村,单耀军赶紧撤退却被发现,最后在齐家坎村的山头上被日军杀害。

  大哥单风元将父亲埋葬后,毅然加入了八路军,随后离家,这样排行老二的单风联就承担起家庭的重担,照顾多病的母亲和年幼的弟妹。哥哥离家后杳无音讯,单风联十五岁那年,也跟随着父亲的步伐加入了共产党,并作为村妇联会的主任,在后方掩护八路军战士。

河北老年网

86岁的单风联老人身体依然硬朗

  井内挖窖藏地下党

  2002年,在检查出牙癌后,单风联离开老家农宅,搬到城里跟儿子住。平时她在院子里种些花草,由儿媳照顾她,日子过得闲适安逸,她常给孙女讲抗战时期的故事。

  在抗战期间,日伪军对晋察冀边区连续发动多次惨绝人寰的大扫荡。在艰苦的岁月里,单风联在村口站岗放哨,并给战士们送水、做饭,转移伤员。当时八路军缺医少药,为救治伤员,她熬制草药为伤员敷伤口。

  有一次,单风联的两名地下党叔叔在送信时被日军发现,跑回到单杨村内,日军的枪声接近,他们无处可逃,一头钻进了单风联的家里。起初日军在全村搜捕,并未发现踪迹,但是村里的汉奸告密,称单风联是他们的亲戚,一定在她家藏着。

  提及汉奸,原本平和的老人攥着拳头,比划起日军在家里乱翻的情景。日军和伪军来到单风联家里,在这之前,日军在村里搜捕时,单风联已经听见,她赶紧将两个叔叔藏到井内的暗窖,随后自己溜到村东头,年迈的爷爷留在家中。

  日军将她家搜了个遍,甚至连棉被都用刺刀割破,仍没有找到两名地下党。恼羞成怒的日军将屋内的所有东西砸毁,把单风联的爷爷抓出来,拷问无果,点燃了单风联家的老屋,并将爷爷抓到堡垒里,关押拷打了数日。

  事后,在日军外出扫荡时,单风联跟随八路军潜入日军堡垒,杀死几名哨兵就地掩埋后,将爷爷营救出来。“当时我爷爷被绑在架子上,全身上下都是伤。”单风联说。

  除了站岗放哨外,单风联还带领着妇女走街串巷,挨家挨户动员群众,很快在全村掀起了保家卫国、参军参战的热潮。1944年3月入党后,单风联当选村妇联会主任,为部队制作的军鞋军服不计其数。老人身边至今还保存着几件抗日战争时期的物件,其中的一个蒲团,当年八路军在村内养伤时坐过;由两个木棍组成的锅叉,不少战士曾经吃过锅叉上面蒸煮的红薯;拐子和轮,是修补衣服和制作军鞋军服时用的。老人用手不停地摩挲着这些物件,她的双手在岁月的磨砺下已满是皱纹。现在老人时常拎着水桶浇花,但世人不知,这双拎桶的手,又曾救助过多少八路军战士。

 

  (责任编辑:xhcen)

相关信息
  • 邻居老人生病,她和家人轮班侍候
  • 2016/8/1 16:12:08
  • 失智老人,愿你被世界温柔相待
  • 2016/7/22 14:05:39
  • 罹癌老军医治愈4000穷乡亲
  • 2016/7/19 19:06:48
  • 八旬老太成了健美明星
  • 2016/7/19 19:04:43
  • 河北七旬老奶奶为村里孤寡老人缝制布鞋20年
  • 2015/11/6 13:56:05
  •  热点文章导读 
    亲人临终前,我们该怎么办!
    倡导居家养老
    儿子欠下千万巨债远走他乡 七旬老母卖
    民 谣 四 首
    生活是一面镜子
    “天坛大爷”名扬海外
    眼不花能穿针引线,爱动脑自制九连环
    义务管护公共树木38年
    78岁上大学:我要做一个新时代的奋斗
    河北农大退休教授妙手著神奇 变废为宝
    老年人应该向年轻人学习的9件事
    社论:公共自行车何必对老人设门槛
    七旬老人3年手绘百米长画 记录农村
    河北七旬老奶奶为村里孤寡老人缝制布鞋
     图库 
    版权所有:河北省老年事业促进会 河北省老年文化促进会 河北省老年事业发展基金会
    地址:石家庄市裕华西路116号 邮编:050000 电话:0311-83054758、87102610 邮箱: 846689042@qq.com
    冀ICP备1000665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