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年好儿媳19年悉心照顾病残公婆
正文浏览次数:651
2014/12/10 23:36:41
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打印 |
复制 |
保存本页信息
俗话说:“久病床前无孝子”。可是在永年县辛庄堡八街的一个特困家庭里,儿媳杨继兰十几年如一日精心伺候病残公婆,坚持一日三餐送到公婆面前,抽空儿拾荒为公婆改善生活;公公患病,她喂药、提脚盆、拆洗衣裤,19年从未和公婆吵过一句嘴,做到了许多连亲生儿女都无法做到的事,成为当地儿媳孝敬公婆的典范。
■拾荒换钱为公婆改善生活
杨继兰出生在云南省马关县小坝子区辣子一村,20多年前与到云南当兵的永年籍战士徐敬修相识、相爱。1989年两人结婚,杨继兰随爱人返回永年。虽然在这之前杨继兰听爱人说过家庭条件不好,心里有一定准备,但面对现实时,她还是吃了一惊:公公婆婆双目失明,三个小姑子有两人和婆婆一样智力低下。以前靠大伯父一家照顾,这个家庭才维持下来。如今,照顾家庭的重担落到了杨继兰和丈夫身上。当时许多邻居都认为杨继兰在这个家不会呆多长时间,亲戚们也为这个家庭的未来担忧,在经过思想斗争中,心地善良的杨继兰选择留了下来。
由于家庭特别困难,加上公婆每天都要吃药,单靠几亩地的收入很难维持生活,丈夫决定外出打工,这样,地里的农活、照顾孩子和公婆的重担就落到杨继兰一人的肩上。公婆双目失明,行动不便,她便做好饭后主动送到公婆跟前,即使在生病期间,她也坚持让公婆吃好饭后才休息。为了让公婆吃得可口,她变着花样给老人换口味。近几年,家里开销增大,她就抽空儿出去拣废品换钱为公婆改善生活,隔三差五地从集市上买回包子等公婆喜欢吃的食物,自己却舍不得吃一口。
■悉心侍候患病公公
1995年秋天,公公在房上晒玉米,不小心摔了下来,摔伤了腿。年轻时炮蹦瞎了眼,现在又摔伤了腿,公公的情绪很不稳定。为防止出现意外,杨继兰24小时守在公公床边,耐心地喂药、谈心,终于使公公的情绪稳定下来。
2005年,公公得了骨膜炎,双脚出现肿烂,如果治疗和护理不好,双脚就会烂掉。按照医嘱,杨继兰每天给公公洗脚、涂三四次药膏,终于使病情得到控制。受伤病打击,公公行走更加不便,为防止公公再次摔伤和出现其他不测,杨继兰让公公晚上在屋里解手,睡觉前把脚盆放好,天明再端出去。每天为公公铺好被子,等他们入睡后才离去,夜里公公屋里一有动静她就起来,很少睡过囫囵觉。随着年龄的增大以及受前列腺病等影响,近几年公公出现大小便失禁,许多时候还未来得及走进厕所就拉在裤子里。作为儿媳妇,杨继兰从未嫌弃过,总是及时为公公换上干净衣裤,把换下来的脏裤子洗干净。
■公婆就是亲父母
公公由于病残,很少与别人交往和沟通,有时候十分烦躁,无缘无故地就对杨继兰发火,甚至把继兰辛辛苦苦做的饭菜倒在地上。遇到这种情景,继兰虽然感到委屈,但从未对公公发脾气,总是悄悄躲出去,等公公气消了再来收拾,重新给公公做饭。她经常这样开导自己,公婆公公把丈夫拉扯大不容易,作为儿媳,听老人几句话是应该的。一有空闲,她就主动与公公拉家常,讲讲村里的新鲜事;遇到天气好,就把公婆搀扶到院里或街上晒晒太阳,与邻居说说话散散心……
(责任编辑:xhcen)
热点文章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