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老年生活 >> 老有所学
为学画上了20年老年大学
        正文浏览次数:859
  2014/12/10 23:33:04    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打印 | 复制 | 保存本页信息


    本报记者 贾凤霞

    退休了干点儿啥?有的人爱搓麻,有的人爱健身,还有的人爱旅游,石市金谈固家园的马梦庭却只爱国画。为此,他20年来一直在上老年大学,还参加了石市老年书画研究会,为传承和发展书画艺术贡献一己之力。

    今年79岁的马梦庭,当过中小学教师,1993年从石市第三职业中专退休。早在1992年,马老师就在老年大学报了名。20年来,他一直在省、市老年大学学习国画,从大气磅礴的山水,到灵动俏丽的花鸟,再到细致入微的工笔画,从基础班一直学到创作班。这中间付出了多少努力,真是难以想象。他却说:“这不值得一提。想收获肯定要付出,但最主要的是自己喜欢,能够从中得到乐趣。”

    马老师的老伴说,他是个意志坚强的人,想做的事情想方设法做好。他自己说:“到底是倔还是坚强,我也说不好。但我认为,做任何事情都应有始有终,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上学期间,他几乎很少请假,不管严寒还是酷暑,只要身体允许,他就去上课。在石市老年大学上了几年后,他又去省老年大学学习。他说:“和不同的老师学习,学到的东西自然也不一样。”这不,上个月老年大学招生时,他又报名学起了工笔画。

    经常有人问马老师:“你学了那么多年,为啥不愿毕业?”他说:“学习是一辈子的事情,哪有毕业一说?再说了,我不抽烟不喝酒,不打麻将不玩扑克,要是不上老年大学了,还能干什么?”他把上老年大学当成一种兴趣和爱好,所以百学不厌、百听不烦。

    在不知不觉中,绘画已成为马老师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他说,一天少吃一顿饭不碍事,要是一天不拿画笔,就觉得浑身不舒服。到现在,他的成品画有好几百张,获得的奖项也不少,但他却觉得“那些只是浮云”。

    为了传承国画艺术,2005年,马老师加入了石市桥东区老年书画研究会,并担任绘画组组长,每月定期组织会员活动。虽年近八旬,但他每次活动都去得早走得晚,什么打水、开窗、整理笔墨纸砚、打扫卫生等,啥活儿都干。他常说:“组长就是为大家服务的,这是我的本职。”

    去年,他做过两次大手术,一次是放置心脏支架,另一次是切开尾骨处因增生长在一起的骨头。尤其是尾骨手术后,难忍的疼痛,折磨得他一宿一宿睡不着。这时,他就转移注意力,爬起来画画。

    现在,马老师仍旧很忙,每月1日、15日要去群艺馆参加笔会活动,每周定期去老年大学学习、参加老年书画研究会的活动,不断接待上门拜访的画友,以及上门索画的人。

    马梦庭正在画画。 贾凤霞 摄


  (责任编辑:xhcen)

相关信息
  • 邻居老人生病,她和家人轮班侍候
  • 2016/8/1 16:12:08
  • 失智老人,愿你被世界温柔相待
  • 2016/7/22 14:05:39
  • 罹癌老军医治愈4000穷乡亲
  • 2016/7/19 19:06:48
  • 八旬老太成了健美明星
  • 2016/7/19 19:04:43
  • 河北七旬老奶奶为村里孤寡老人缝制布鞋20年
  • 2015/11/6 13:56:05
  •  热点文章导读 
    亲人临终前,我们该怎么办!
    倡导居家养老
    儿子欠下千万巨债远走他乡 七旬老母卖
    民 谣 四 首
    生活是一面镜子
    “天坛大爷”名扬海外
    眼不花能穿针引线,爱动脑自制九连环
    义务管护公共树木38年
    78岁上大学:我要做一个新时代的奋斗
    河北农大退休教授妙手著神奇 变废为宝
    老年人应该向年轻人学习的9件事
    社论:公共自行车何必对老人设门槛
    七旬老人3年手绘百米长画 记录农村
    河北七旬老奶奶为村里孤寡老人缝制布鞋
     图库 
    版权所有:河北省老年事业促进会 河北省老年文化促进会 河北省老年事业发展基金会
    地址:石家庄市裕华西路116号 邮编:050000 电话:0311-83054758、87102610 邮箱: 846689042@qq.com
    冀ICP备1000665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