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老年生活 >> 老有所为
台六旬老人在闽读博续写精彩人生
        正文浏览次数:4005
  2015/9/28 11:31:26    来源:网络转摘    作者:       打印 | 复制 | 保存本页信息

        60岁的吴启腾是福建闽南师范大学2015年新录取的博士研究生,灰白的头发令吴启腾在学生中显得与众不同。他是该校目前为止招收的年龄最大的博士生,未来三年里,他将在该校闽南文化研究院攻读博士学位,研究闽南文化与两岸交流。

        “在大陆称呼‘老先生’是一种尊称,但听起来好像很老,我自己不觉得自己很老。”吴启腾精神矍铄,心态十分“年轻”。

        “‘两岸一家亲’,闽南文化也是我从小就熟悉的文化,我希望自己能够更深入地去研究闽台两岸的交流。”吴启腾现任台湾金门县政府顾问、金门县教育局荣誉督导。大学毕业后在台湾中小学任教38年,其中担任中小学校长24年,曾获台湾教育部门至高荣誉奖项——校长领导卓越奖,是目前台湾地区唯一且是第一位荣获台湾“环保署”环保奖章实践类一等奖的校长。

        “‘活到老,学到老’,我很珍惜每一个教育机会。”吴启腾的“求学生涯”颇为曲折,他说,由于从小家境清苦,而自己又是家中长子,父亲曾在其小学和中学期间两度要求他辍学。

        “那时候我读书总是第一名,老师轮流劝说我父亲都被赶走。”第一次辍学,吴启腾以绝食的方式成功继续学业;第二次辍学,父亲从别人口中听到对儿子的赞赏,终于不再逼迫儿子。

        高三那年父亲去世,家庭的重担一下子落在了19岁的吴启腾身上。为了养家,吴启腾在毕业后放弃读大学的机会,从事教师职业。

        1974年,吴启腾将从业两年积攒下来的薪水交给母亲,重新报考大学,后被台湾师范大学化学系录取,终圆“大学梦”。2004年,时年49岁的吴启腾考取了台湾铭传大学研究所管理科,成为当时年龄最大的研究生。

        不一样的求学经历,令这位花甲老人始终保持着对读书和教育的热爱。“我希望我能够激发学弟学妹们的读书热情,给年轻人一个好的榜样。”吴启腾说,如今“高龄”学生遍及全球,年龄不再是追求梦想的绊脚石,只要有新的梦想,依然要义无反顾地朝着它奔去。(摘自9月19日《人民政协报》余丹 文)

  (责任编辑:xhcen)

相关信息
  • 邻居老人生病,她和家人轮班侍候
  • 2016/8/1 16:12:08
  • 失智老人,愿你被世界温柔相待
  • 2016/7/22 14:05:39
  • 罹癌老军医治愈4000穷乡亲
  • 2016/7/19 19:06:48
  • 八旬老太成了健美明星
  • 2016/7/19 19:04:43
  • 河北七旬老奶奶为村里孤寡老人缝制布鞋20年
  • 2015/11/6 13:56:05
  •  热点文章导读 
    亲人临终前,我们该怎么办!
    倡导居家养老
    儿子欠下千万巨债远走他乡 七旬老母卖
    民 谣 四 首
    生活是一面镜子
    “天坛大爷”名扬海外
    眼不花能穿针引线,爱动脑自制九连环
    义务管护公共树木38年
    78岁上大学:我要做一个新时代的奋斗
    河北农大退休教授妙手著神奇 变废为宝
    老年人应该向年轻人学习的9件事
    社论:公共自行车何必对老人设门槛
    七旬老人3年手绘百米长画 记录农村
    河北七旬老奶奶为村里孤寡老人缝制布鞋
     图库 
    版权所有:河北省老年事业促进会 河北省老年文化促进会 河北省老年事业发展基金会
    地址:石家庄市裕华西路116号 邮编:050000 电话:0311-83054758、87102610 邮箱: 846689042@qq.com
    冀ICP备1000665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