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老年生活 >> 老有所养
从钱理群进养老院看“优雅地老去”
        正文浏览次数:1164
  2015/7/15 10:45:49    来源:网络转摘    作者:王学进       打印 | 复制 | 保存本页信息


        北大教授钱理群夫妇要进养老院了。消息来自北大教授温儒敏的微博:“虽然知道他们早在酝酿,现在真要去了,未免有些失落与感慨。今天与钱老通电话,证实此事。据说养老院条件还好,他把很多书都搬去,在那边继续写作。”消息传出,引发了各方热议。

        以钱理群教授的地位和名望,晚年时做出这样的选择,不但令老同学感到失落和感慨,也令我等即将步入老年的外人不胜唏嘘:不久的将来,我会步他的后尘进养老院吗;我有这个勇气吗;子孙会答应吗;进了养老院我依然能活出价值和尊严吗……有太多的疑虑和顾虑,有太多的精神负担和无措。

        不知是哪一天,在与几位老友说起老年话题时,彼此相约老了去养老院养老。不但老有所依,还要力求老有所为、老有所乐,就像年轻时那样有价值和有尊严。

        当然,这只是我们一个美丽的期许和梦想。当下中国的养老现状,包括养老观念和养老设施,离我们的心愿还有不小的距离。而钱理群教授的选择则让我看到了这种希望,也可以这么说,钱教授进养老院最具启示意义的是,中国的养老院应该在现有基础上办得更好,办得更有品位,更有价值。养老院并非人们习惯认为的那样,是生命的最后驿站,它还是学习写作的场所,就像钱教授那样,把书房搬进养老院,在那儿继续潜心阅读著述,依然活得很有价值和尊严,老也要老得优雅高贵。

        当然,就现状而言,当务之急是解决养老保障设施建设滞后、专业护理人员稀缺且护理水平低下等问题,但美国的养老改革运动表明,两者并不矛盾,完全可以并行不悖。为办好养老院,美国政府和社会各界加大投入,兴建和完善养老设施的同时,注重把老人的意愿和尊严放在第一位,注重老人“二次价值”的开发,尽可能让老人有尊严地享受养老生活。

        优雅地老去,这是理想,也是中国养老事业的方向和目标。

  (责任编辑:xhcen)

相关信息
  • 邻居老人生病,她和家人轮班侍候
  • 2016/8/1 16:12:08
  • 失智老人,愿你被世界温柔相待
  • 2016/7/22 14:05:39
  • 罹癌老军医治愈4000穷乡亲
  • 2016/7/19 19:06:48
  • 八旬老太成了健美明星
  • 2016/7/19 19:04:43
  • 河北七旬老奶奶为村里孤寡老人缝制布鞋20年
  • 2015/11/6 13:56:05
  •  热点文章导读 
    亲人临终前,我们该怎么办!
    倡导居家养老
    儿子欠下千万巨债远走他乡 七旬老母卖
    民 谣 四 首
    生活是一面镜子
    “天坛大爷”名扬海外
    眼不花能穿针引线,爱动脑自制九连环
    义务管护公共树木38年
    78岁上大学:我要做一个新时代的奋斗
    河北农大退休教授妙手著神奇 变废为宝
    老年人应该向年轻人学习的9件事
    社论:公共自行车何必对老人设门槛
    七旬老人3年手绘百米长画 记录农村
    河北七旬老奶奶为村里孤寡老人缝制布鞋
     图库 
    版权所有:河北省老年事业促进会 河北省老年文化促进会 河北省老年事业发展基金会
    地址:石家庄市裕华西路116号 邮编:050000 电话:0311-83054758、87102610 邮箱: 846689042@qq.com
    冀ICP备1000665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