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老年生活 >> 老有所养
吴桥七旬老人李中学勇救落水妇女 候选“中国好人”
        正文浏览次数:1147
  2015/5/20 15:50:20    来源:    作者:       打印 | 复制 | 保存本页信息


     近日,在由中央文明办主办、中国文明网承办的“我推荐、我评议身边好人”活动中,吴桥县铁城镇彭二村古稀老人李中学荣登5月份“中国好人榜”候选人名单,七旬老汉勇救落水妇女的事迹再次成了村民热议的话题。

    危急时刻 他挺身而出

    李中学的义举,还得从2014年说起。2014年7月9日上午10点左右,铁城镇彭二村东南的坑塘旁传出来一阵急促的呼救声。原来,村民韩风菊和四个邻居结伴到坑塘边采挖蜗牛,两只脚不小心陷进了淤泥里。眼看韩风菊在水中拼命挣扎,几名妇女都不会水,急得大喊救命。危急时刻,到地里察看庄稼归来的村民李中学老人循着喊声,骑着电动车飞奔到水坑边。他顾不得脱掉身上的衣服鞋子,几步跨进水坑里,向已经无力挣扎、整个人背朝上漂浮在水面上的韩风菊奔过去。淤泥松软,李中学被灌了两口泥水,双脚也陷在了泥里。他一手抓住闻讯赶来的村民李铁松手里的一根木棍,一手抓住韩风菊的衣服将她拽到坑边。在众人的帮助下,脸色发紫、已失去呼吸的韩风菊被抬出水坑,人们赶紧给她施救,将她送上120急救车。

    经过十几天的抢救治疗,韩风菊最终痊愈。出院后,为了报答救命之恩,她和丈夫带上礼物和2000元现金,来到李中学家中当面致谢,被老人婉言谢绝。看着热泪盈眶的韩风菊一家人,李中学安慰道:“咱们都是乡里乡亲的,这事谁遇到也会这么做的,这是咱村里人的本分。”

      热心乡里 孝老敬亲

    提起李中学老人,村民们都竖大拇指。在大家眼里,他不但是个热心肠,而且是出了名的孝子。

   “李中学年轻时就老实本分,还有一副好心肠,他能做出见义勇为的事来,不稀奇!”后邻居老董评价道。村里谁家有个大事小情,他都要放下手里的活儿去帮上几天忙。有一次村民李中华家里盖房子,而他家里正赶上浇地准备种棉花,李中学二话没说,将浇地的机会让给其他村民,自己则给李中华帮了整整三天工,他说:“在咱们农村,修房盖屋是一个家庭的大事,也是用人的时候。”

    李中学的父亲去世早,母亲将他们兄弟几个抚养成人,他知道母亲一生不容易,家里的事从来不让母亲操心,每天都哄得老人非常开心,而且把生活调理得井井有条,后来老人生病卧床,他昼夜守候在床边,端屎端尿,喂水喂饭。李中学在家里是老大,在他的影响和带动下,其他几个兄弟,还有他的儿子对老人也非常孝敬。“我的母亲活到89岁,没受什么罪。生前家里人对老人都尽心照顾,老人走后,应该安心了。”李中学说。

    说起孝道,李中学老人说:“每个人都会慢慢变老,孝敬老人、关爱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咱一个普通老百姓善心、爱心和良心的表现,也是做人的道德底线。”

  (责任编辑:xhcen)

相关信息
  • 邻居老人生病,她和家人轮班侍候
  • 2016/8/1 16:12:08
  • 失智老人,愿你被世界温柔相待
  • 2016/7/22 14:05:39
  • 罹癌老军医治愈4000穷乡亲
  • 2016/7/19 19:06:48
  • 八旬老太成了健美明星
  • 2016/7/19 19:04:43
  • 河北七旬老奶奶为村里孤寡老人缝制布鞋20年
  • 2015/11/6 13:56:05
  •  热点文章导读 
    亲人临终前,我们该怎么办!
    倡导居家养老
    儿子欠下千万巨债远走他乡 七旬老母卖
    民 谣 四 首
    生活是一面镜子
    “天坛大爷”名扬海外
    眼不花能穿针引线,爱动脑自制九连环
    义务管护公共树木38年
    78岁上大学:我要做一个新时代的奋斗
    河北农大退休教授妙手著神奇 变废为宝
    老年人应该向年轻人学习的9件事
    社论:公共自行车何必对老人设门槛
    七旬老人3年手绘百米长画 记录农村
    河北七旬老奶奶为村里孤寡老人缝制布鞋
     图库 
    版权所有:河北省老年事业促进会 河北省老年文化促进会 河北省老年事业发展基金会
    地址:石家庄市裕华西路116号 邮编:050000 电话:0311-83054758、87102610 邮箱: 846689042@qq.com
    冀ICP备1000665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