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老年生活 >> 老有所学
30年圆梦老年大学--记86岁拄杖老太李淑奇的漫漫求学路
        正文浏览次数:1976
  2015/4/27 15:27:32    来源:网络转摘    作者:       打印 | 复制 | 保存本页信息

 

图为老年大学同学郑建生(左)和陈焜(右)搀扶李淑奇(中)在上学路上


       不经风和雨,哪能见彩虹。苦辣酸甜交汇着人生马拉松,但胜者不只是跑得最快的第一人,还有那些竭尽全力跑到终点的所有人。习近平总书记近日在上海召开外国专家座谈会上讲:“永远做一个学习大国”。李淑奇老有所学的精神为我们树立了榜样。

       全国老年大学学龄最长的第一人李淑奇,一位30年拄杖漫漫求学的老太,其执著求学,其坚韧不拔的毅力,多年来在保定古城广为传颂。

       李淑奇,1949年革命工作,1952年入党,1984年在保定市第二建筑公司科级干部岗位上离休。丈夫早逝,身患严重的类风湿病,虽有两子两女,但一向坚强的她,把儿女拉扯大后,却不愿成为儿女们的负担,让儿女们围在身边伺候自己。离休后,她便多方寻找自己充实的夕阳生活。

       早年因生活所迫,她只上过4个月小学,读书学习,是她多年的梦想。1984年5月,她惊喜地从报纸上看到保定市老年大学成立的消息,立即报名。这年的6月10日,保定市老年大学举办开学典礼。也就是这天,李淑奇成为河北省第一所老年大学(也是全国创办较早的几所老年大学之一)第一期的学员。

       30年过去了李淑奇已86岁高龄,大学梦圆得如何呢?笔者近日访问了老人,从老人的谈吐中,深感其漫漫求学路上的五味杂陈,这正是:“满腹求学情,有喜没有泪,访后我心知,深谙其中味。”
      
       苦涩涩的味

       李淑奇患有严重的类风湿病,双腿已变形僵硬早在15年前离开拐杖便寸步难行。她家距老年大学只有500多米,常人步行仅需六七分钟,可对她来说,这段路却是艰难的旅程。每次上课她便蹒跚地一步一步挪动着向学校行进同,走一会儿,手扶拐杖喘喘气,或靠着公交车站台歇歇脚,500多米的路程,要走五六十分钟。教室在楼上,她就抓住楼梯的护栏,上一级台阶倒一次手,慢慢地向上攀登。

       老年校友们都想搀扶她一把,可劲使不到一块儿,反帮倒忙,只得在一旁呵护着,看她慢慢的艰难的一步一个台阶的挪动。学校没有残疾人专用厕位,她双腿不能打弯,蹲下去起不来,于是便少餐少饮 ,避免在学校方便。她还有老胃病,一旦非应急不可,就得舍个老脸求人帮一把。为就是圆梦中苦涩涩的味。

        辣乎乎的味

       李淑奇上老年大学的事,所居小区内几乎家喻户晓,一些年轻人对她执着求学的精神难以理解。有的说:“衣食住用都不愁,何必上那个学找罪受。”

       还有的调侃说:“老年大学上不够,就是想当博士后”。对这些她都不大理会,她知道很多是人们对她的善意怜惜劝慰,于是,她常联系自己的沧桑经历对劝她的人说:“青少年是励精图治做梦的时节,中老年是奋发有为圆梦的岁月,多亏改革开放好,有生之年还能上大学”。这就是圆梦中辣乎乎的味。

        酸楚楚的味
 
       儿女们对李淑奇上大学的事,是十分理解和一百个支持,为了让老人路上安全和生活舒适,一再提出为她请个保姆或钟点工,上学路上打个的或乘坐公交车。她说:“生命在于运动,健康在于走动,像我这样一身病的老人,若不走动,身板早就垮了”。百善孝为先,百孝顺为首,儿女们想还是顺着老人的性子和想法吧!2007年4月,放学回家的路上,李淑奇跌倒在地,头皮撕裂,鲜血直流,路人把她扶起,帮助打电话告诉儿子。儿子迅速赶到出事地点,把母亲搀到附近卫生所包扎处理,所幸没有大碍。不过自此之后,儿女们对她的安全更是牵肠挂肚,每当上学日一到,儿女们便提前把电视上的天气预报告诉她注意安全,放学后再去个电话问声平安。

       为此李淑奇又犯起了寻思:常言道儿行千里母担忧,我现在却是上学出门儿女忧,我这个做母亲的难为他们了!不免心生愧疚。这就是圆梦中酸楚楚的味。

       甜滋滋的味

       谈到大学梦圆得如何?李淑奇笑着说:“生活靠读书而精彩,人生因学习而美丽,缺失老有所学的人生不是完美的人生,老年大学就是我文化养老的最佳去处。金满箱,银满箱,不如求学圆梦想。”老人的话语重心长,道出了她情寄老年大学30年来根本所在。30年来,她先后学习过园艺、历史、诗词、文学、针炙及按摩保健、山水花鸟和人物绘画、行草、楷书、魏碑等书法,成为保定市老年大学学习课程最多的学员。有的课程一学五六年、八九年,甚至十多年。她深有感触地说:“在老年大学论学习成绩,我不是出类拔萃的,和许多同学比我自觉不如,但我尽力了。自己和自己比,有较大进步,扩大了视野,增长了见识,很有成就感。每当新学期,踏进校园门,就像进入了黄金时段。先问老师好,再见老同学,又交新朋友,得到的是心情的愉悦和精神的寄托。

       医学知识的学习,在我这个多病的老人身上,自我保健强身健体派上用场。还有我的书法和绘画作品多次参展,有的受到表彰奖励,有的被报刊登载。在一次书画展上,有个日本老外看了我的画很想高价买下,同学们也劝我该出手时就出手最终我还是没舍得,因为这是我的心血之作。”

       李淑奇喜气洋洋地不治之说:“大女儿和二女儿的孩子们对我这个当姥姥的非常关心,在保定工作的经常给我送菜送饭,在北京工作的不断给我邮寄节令食品,更可喜的是孙辈们都学有所成。我则上老年大学时,才三岁的小孙子现在也大学毕业参加了工作,并娶妻生子。现在我们这个大家族已经有20多口人,其中管我叫太太和太姥姥的小学生也有几个了。想到这些,我这个老学生就乐得合不拢嘴。”正如她在一首诗里所写:岁月无情催白发,童年贫穷念书难,离而不休上大学,拄着拐杖乐梦圆。这就是圆梦中甜甜滋滋的味。

 如下为李淑奇书画作品

河北老年

河北老年

河北老年网河北老年网

  (责任编辑:xhcen)

相关信息
  • 邻居老人生病,她和家人轮班侍候
  • 2016/8/1 16:12:08
  • 失智老人,愿你被世界温柔相待
  • 2016/7/22 14:05:39
  • 罹癌老军医治愈4000穷乡亲
  • 2016/7/19 19:06:48
  • 八旬老太成了健美明星
  • 2016/7/19 19:04:43
  • 河北七旬老奶奶为村里孤寡老人缝制布鞋20年
  • 2015/11/6 13:56:05
  •  热点文章导读 
    亲人临终前,我们该怎么办!
    倡导居家养老
    儿子欠下千万巨债远走他乡 七旬老母卖
    民 谣 四 首
    生活是一面镜子
    “天坛大爷”名扬海外
    眼不花能穿针引线,爱动脑自制九连环
    义务管护公共树木38年
    78岁上大学:我要做一个新时代的奋斗
    河北农大退休教授妙手著神奇 变废为宝
    老年人应该向年轻人学习的9件事
    社论:公共自行车何必对老人设门槛
    七旬老人3年手绘百米长画 记录农村
    河北七旬老奶奶为村里孤寡老人缝制布鞋
     图库 
    版权所有:河北省老年事业促进会 河北省老年文化促进会 河北省老年事业发展基金会
    地址:石家庄市裕华西路116号 邮编:050000 电话:0311-83054758、87102610 邮箱: 846689042@qq.com
    冀ICP备1000665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