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老年生活 >> 老有所为
磁县患癌农民沈宗伏5年创作百万字 执着令病魔望而却步
        正文浏览次数:1365
  2015/4/8 9:39:19    来源:网络转摘    作者:       打印 | 复制 | 保存本页信息

两部作品已经编印成书。

       邯郸市磁县大营村居民沈宗伏自幼喜爱文学,成家后因为整日忙于生计与创作失之交臂。当其不幸身患绝症被宣判“死刑”后,走下手术台的他没有丝毫惶恐,拿起笔将村里的奇闻逸事记录在本子里。5年来,他相继完成村史《辉煌的历程》、人物传纪《萤火之光》、纪实抗日故事《滏漳烽火》等著作,近百万字文学作品不仅圆了一位癌症患者的作家梦,还帮他驱离病魔点燃了生命的希望。


       癌症患者欲圆作家梦

       沈宗伏今年58岁,身形瘦高挺拔,说话条理清晰。他从小就特别喜欢读书,看过《烈火中永生》、《青春之歌》、《洪湖赤卫队》等众人熟知的红色小说,也读过《红与黑》、《巴黎圣母院》等外国名著。

       1973年高中毕业后,沈宗伏尽管肩挑生活重担,可对文学的热爱始终如一。无论其外出打工,还是在田间忙碌,身边时时都带着书,只要一有空闲就会陶醉其中。

       2007年9月份,一向身体强健的沈宗伏突然感觉身体不适,磁县肿瘤医院诊断为死亡率极高的贲门癌。在医生的高超手术下,沈宗伏幸运地捡回一条命。不过,这场身体浩劫让沈宗伏明白了生命的脆弱和有限,觉得自己应该做一些什么。经过3年化疗、静养,他待身体稍有好转,便开始将本村几十户沈姓人家按照族谱、家史、人物志、辈分系统整理,编印成册。

       在此期间,他发现村中很多鲜为人知、非常值得记载称颂的人物与事迹,如“大闹泛渠”、“孙光友、李贵亭勇赴鸿门宴”等等。经过调查走访,沈宗伏历时3年多整理完成磁县首部村史《辉煌的历程》。全书20多万字,内容主要包括大营村的起源、人物事迹、地理风貌、风俗习惯等。2013年,他又为一位好村民、好朋友创作完成15万字的人物纪实文学作品《萤火之光》。


       将全村抗日英烈故事编写成书

       磁县大营村紧邻交通大动脉京广铁路,抗日战争时期位于战火最前沿。沈宗伏告诉记者,他们村先后有10多位村民因为向八路军传递情报、护送伤员惨遭日军杀害,解放后只有一人被有关部门追认为烈士,其余人则成了无名英雄,并渐渐被后人淡忘。

        为告诉人们一个真实的历史,沈宗伏不顾身患绝症,决定将全村所有为抗日捐躯的英雄写入书中,给他们一个应有的归宿。谈及这些,沈宗伏的眼睛有些湿润,声音变得哽咽起来。

       2014年10月13日,他的章回体小说《滏漳烽火》完成初稿。这部40多万字的作品以滏阳河、漳河两岸儿女与日军进行艰苦斗争为题材,以真人、真事、真地点、真数字为基础,表现了诸多抗日勇士大智大勇、英勇献身的凛然正气。

       为了创作,沈宗伏不仅查阅了大量历史文献资料,还数次到涉县129师遗址、磁县北贾壁、都党、莲花山、地道战遗址等地方实地考察。由于长年伏案写作、熬夜、休息不好,他患上了颈椎病,本来就消瘦的身体又减轻了四五公斤。


       潜心创作也是抗癌良药

       据沈宗伏的女儿海燕介绍,别看父亲生活在农村,可爱好相当广泛,吹笛子、下棋可以说样样精通,还做的一手好木工活儿。如果不了解内情,从外表根本看不出老人是一位癌症患者。

        对于如何与病魔抗争,在有限的时间里享受到生命的乐趣,沈宗伏始终认为是创作赋予了他强大的精神力量,让他忘记了身上的病痛。特别是看到凝聚了大量心血的作品编印成书,而且拥有一些“粉丝”,心情十分愉悦,感觉自己即使现在离开这个世界也没有太多遗憾。

       “我的心愿就是希望得到有关部门或爱心人士的资助,尽快将《滏漳烽火》印刷出版,最好能拍成影视剧作品。”沈宗伏感慨地说,今年是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广泛宣传、记录那些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和烈士,就是让人牢记那段历史。

        磁县肿瘤医院副院长郑树梁认为,癌症其实并不可怕,只要积极治疗,术后通过发挥自己的特长调整好心态,并且忘记身上的病症,就能延长患者寿命。沈宗伏能够远离病魔折磨,潜心创作、快乐生活也是一副抗癌良药。

  (责任编辑:xhcen)

相关信息
  • 邻居老人生病,她和家人轮班侍候
  • 2016/8/1 16:12:08
  • 失智老人,愿你被世界温柔相待
  • 2016/7/22 14:05:39
  • 罹癌老军医治愈4000穷乡亲
  • 2016/7/19 19:06:48
  • 八旬老太成了健美明星
  • 2016/7/19 19:04:43
  • 河北七旬老奶奶为村里孤寡老人缝制布鞋20年
  • 2015/11/6 13:56:05
  •  热点文章导读 
    亲人临终前,我们该怎么办!
    倡导居家养老
    儿子欠下千万巨债远走他乡 七旬老母卖
    民 谣 四 首
    生活是一面镜子
    “天坛大爷”名扬海外
    眼不花能穿针引线,爱动脑自制九连环
    义务管护公共树木38年
    78岁上大学:我要做一个新时代的奋斗
    河北农大退休教授妙手著神奇 变废为宝
    老年人应该向年轻人学习的9件事
    社论:公共自行车何必对老人设门槛
    七旬老人3年手绘百米长画 记录农村
    河北七旬老奶奶为村里孤寡老人缝制布鞋
     图库 
    版权所有:河北省老年事业促进会 河北省老年文化促进会 河北省老年事业发展基金会
    地址:石家庄市裕华西路116号 邮编:050000 电话:0311-83054758、87102610 邮箱: 846689042@qq.com
    冀ICP备1000665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