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老年生活 >> 老有所为
92岁老人的85张助学存折
        正文浏览次数:919
  2015/2/10 15:44:50    来源:    作者:       打印 | 复制 | 保存本页信息
        河北省沧州市有一位92岁高龄的退休教师方桂馥,将自己一生积存的近40万元资金捐助给自己工作过的学校——沧州职业学院,以资助那些品学兼优的贫困学生完成学业。
        在沧州职业学院教师李彬的引导之下,《经济日报》记者在位于沧州市城乡接合部的南陈屯庄村敬老院小院中见到了方桂馥老人。走进方桂馥老人居住的房间,条件相当简陋,不带卫生间的房间中除了一张铁床、一个简易衣柜、两把椅子、一个书桌、一个独凳之外,几乎没有其他家具。
        看到来人,方桂馥老人从座椅上微笑着站起来接待客人,虽然行动比较迟缓,但精神矍铄、思维清晰。在李彬的介绍中,记者得知老人中年因病失聪,于是用纸笔与老人交流起来。
        方桂馥是安徽省枞阳县人,1922年出生,早年毕业于南京金陵大学农业经济系,1952年因病致聋,1958年8月在原沧州市农科所工作,后来农科所与职业学院合并,他就成了职业学院的员工。由于终身未婚、无儿无女,他谢绝了单位的福利分房,一退休就来到南陈屯庄村养老中心养老。
        去年年末,沧州职业学院领导走访看望本单位的离退休人员。在与方桂馥老人交流中,他非常执着地表达了要把自己多年的积蓄捐献给教育事业的愿望。为完成老人的心愿,学院于2014年12月18日下午专门举行了“离休干部方桂馥同志爱心助学捐赠仪式”,仪式上,老人一次捐出了73张存折,连本加息共计351157.57元。捐赠仪式进行中,老人又悄悄地向主持人递上一张纸条:“我还有几万元余款,要继续捐献。”主持人把老人的字条在现场转述后,引来教职员工热烈的掌声。
        当12月30日学校教职工再次到敬老院看望老人时,方老又从床铺下拿出一个旧皮包,从夹层中掏出了早就准备好的一张字条和一沓存折,只见字条上写道:“这是我剩余的12张存折,一并交给你们,让孩子们好好上学。”在师生们以老人今后会有急用为由拒绝时,老人又写道:“如果我生病住院,住院费有单位报销,不用操心,另外我已留存9400元,够用了。”就这样,老人把自己一生积蓄,共计393930.17元全部捐给了学校。
        “我细致查看了他捐出的85张存折,最大的一张是1.2万元,最小的一张是500元,时间跨度长达40年,这显然是方老一生的积蓄。”李彬老师告诉记者,由于她管理学院老干办,经常与方老打交道,在接触过程中,发现他虽然有5000元左右的退休工资,但一生省吃俭用,生活非常简朴。
        为了省钱,他对自己非常苛刻,比如用烟袋锅抽普通旱烟,用大缸子泡大碗茶。他选择养老的地方,每月全部费用仅仅1200元,是标准最低的农村普通敬老院;其实凭他捐出的那么多钱,完全可以找一家条件优越的养老院来安度晚年。就是这样一个看起来抠门小气的老人,却一下拿出近40万元积蓄助学,这真是难能可贵的爱心传递。
  (责任编辑:xhcen)

相关信息
  • 邻居老人生病,她和家人轮班侍候
  • 2016/8/1 16:12:08
  • 失智老人,愿你被世界温柔相待
  • 2016/7/22 14:05:39
  • 罹癌老军医治愈4000穷乡亲
  • 2016/7/19 19:06:48
  • 八旬老太成了健美明星
  • 2016/7/19 19:04:43
  • 河北七旬老奶奶为村里孤寡老人缝制布鞋20年
  • 2015/11/6 13:56:05
  •  热点文章导读 
    亲人临终前,我们该怎么办!
    倡导居家养老
    儿子欠下千万巨债远走他乡 七旬老母卖
    民 谣 四 首
    生活是一面镜子
    “天坛大爷”名扬海外
    眼不花能穿针引线,爱动脑自制九连环
    义务管护公共树木38年
    78岁上大学:我要做一个新时代的奋斗
    河北农大退休教授妙手著神奇 变废为宝
    老年人应该向年轻人学习的9件事
    社论:公共自行车何必对老人设门槛
    七旬老人3年手绘百米长画 记录农村
    河北七旬老奶奶为村里孤寡老人缝制布鞋
     图库 
    版权所有:河北省老年事业促进会 河北省老年文化促进会 河北省老年事业发展基金会
    地址:石家庄市裕华西路116号 邮编:050000 电话:0311-83054758、87102610 邮箱: 846689042@qq.com
    冀ICP备1000665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