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老年生活 >> 老有所乐
唐山一市民收藏瓷壶千余把
        正文浏览次数:1550
  2015/2/10 9:48:44    来源:唐山晚报    作者:环渤海新闻网专稿       打印 | 复制 | 保存本页信息
       走进张金池位于丰润区的家,宛如来到瓷壶的世界:一间约10平方米的房间里,1000多把各式各样、颜色不一的瓷壶摆放在一个个高大的木柜里;瓷壶年代跨越明末清初、民国时期直至现代;图案有人物、山水、花鸟、动物、水果等;形状有圆肚形、桶形、葫芦形等;颜色有白色、红色、蓝色等。盏盏瓷壶,静静地讲述着中国瓷壶艺术的博大精深。
       张金池今年68岁,收藏瓷壶主要缘于对唐山陶瓷的热爱。1996年,张金池出差到盛产紫砂的江苏宜兴,发现这座城市到处充溢着紫砂文化的氛围:街头文化小品、沿路电线杆、门店里摆放的水具、物件等都是紫砂做成的。“由此我联想到唐山陶瓷。唐山是北方瓷都,陶瓷文化内涵厚重,而瓷壶不是一般的生活用品,它是茶文化的重要载体,而且工艺相对复杂,造型千姿百态,大小又适于把玩观赏,于是从那时起我决定开始收藏瓷壶。”张金池说。
       自从迷上收藏瓷壶,张金池苦心收集、精心珍藏。近20年间,他一有时间就去古玩市场淘宝。到外地出差,他也要抽空到当地的古玩市场和文物商店寻觅心爱的瓷壶,尤其看到唐山出产的瓷壶,他更是倍感亲切。有的外地人听说他是唐山人来淘唐山瓷,非常敬佩他热爱家乡陶瓷艺术的精神,舍得拿出宝贝给他。10年前,他在唐山步行街一旧货摊花100元淘得一把“拥军壶”。这把带着岁月印痕的瓷壶,材质如脂似乳,光面白板,是上世纪50年代唐山产的白釉瓷壶,但有别于其他同类产品的是,壶的正面有篆刻的“献给最可爱的人,一九五一年”字样,背面是大篆八分艺术体,刻写着“抗美援朝,保家卫国”刚劲有力的大字,壶盖上有烤上去的“和平”二字。“这把记录着唐山人拥军情怀的瓷壶值得我永久珍藏。”一有时间,张金池便会将这把心爱的瓷壶取出来,把玩品味一番。
       张金池说,收藏瓷壶不能仅仅停留在瓷壶艺术形式美的享受上,要在玩赏中品味瓷壶所蕴涵的历史文化内涵、探寻其所折射的时代气息。瓷壶是一种融形象性、艺术性和历史性于一体的特殊商品,每得一把瓷壶,张金池都会对瓷壶进行考证、研究、分类。在他收藏的瓷壶中,有唐山生产的成系列的文革时期革命样板戏、伟人语录等画面的瓷壶;有民国时期最早的唐山瓷壶,壶底标有“三合义”的字样;有唐山各瓷厂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生产的红玉兰花卉、猫咪、仕女、水果系列的瓷壶,壶底“中国唐山”的印标发散出浓浓的时代气息。张金池认为,瓷壶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历史的缩影,是历史的百科全书,每件藏品都深深镌刻着历史的痕迹。通过收藏瓷壶,可以研究、挖掘、感悟、解读唐山陶瓷对当时唐山经济起到的助推作用和其不断发展壮大、一路走来的坎坷历程。
       张金池对瓷壶爱得如醉如痴,经常以壶会友,广交各类收藏爱好者,瓷壶收藏也给他的生活增添了无穷的乐趣。
  (责任编辑:xhcen)

相关信息
  • 邻居老人生病,她和家人轮班侍候
  • 2016/8/1 16:12:08
  • 失智老人,愿你被世界温柔相待
  • 2016/7/22 14:05:39
  • 罹癌老军医治愈4000穷乡亲
  • 2016/7/19 19:06:48
  • 八旬老太成了健美明星
  • 2016/7/19 19:04:43
  • 河北七旬老奶奶为村里孤寡老人缝制布鞋20年
  • 2015/11/6 13:56:05
  •  热点文章导读 
    亲人临终前,我们该怎么办!
    倡导居家养老
    儿子欠下千万巨债远走他乡 七旬老母卖
    民 谣 四 首
    生活是一面镜子
    “天坛大爷”名扬海外
    眼不花能穿针引线,爱动脑自制九连环
    义务管护公共树木38年
    78岁上大学:我要做一个新时代的奋斗
    河北农大退休教授妙手著神奇 变废为宝
    老年人应该向年轻人学习的9件事
    社论:公共自行车何必对老人设门槛
    七旬老人3年手绘百米长画 记录农村
    河北七旬老奶奶为村里孤寡老人缝制布鞋
     图库 
    版权所有:河北省老年事业促进会 河北省老年文化促进会 河北省老年事业发展基金会
    地址:石家庄市裕华西路116号 邮编:050000 电话:0311-83054758、87102610 邮箱: 846689042@qq.com
    冀ICP备1000665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