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新闻
首页 >> 热点新闻 >> 省内老年新闻
老人包30亩地培育彩色水稻 种出“中国地图”
        正文浏览次数:1463
  2015/10/9 15:24:41    来源:    作者:       打印 | 复制 | 保存本页信息

河北老年

         日前,金山区枫泾镇中洪村老人陈锦祥每天都要到自家的稻田巡查一番:“看着这些水稻,就像看见自己的孩子。”陈锦祥告诉记者,他种的30多亩水稻中,有4亩水稻和其他的不一样,是“水稻种子实验基地”:里面种的是精心培育的彩色水稻,有青、紫等颜色。今年,他还特意在稻田里用彩色水稻种出一幅中国地图。

        由20余种不同颜色稻子组成

        陈锦祥以前是枫泾镇农技站的工作人员,研究水稻有30多年,是出了名的水稻迷。退休后还是放不下水稻,他承包了30多亩地,专门培育彩色水稻。

        听着浪漫,但做起来并不容易。每年春天,陈锦祥要在田里种下500多种不同品种的水稻。秋收时分,稻田就会变得五彩缤纷。“把合格的留下来,不合格的淘汰掉,这些年我用800多种实验样本培育出30多种不同颜色、形态各异的水稻。”陈锦祥告诉记者。在他家的墙上,挂满稻穗和各种颜色的水稻标本,堪称小型的水稻博物馆。

        今年,陈锦祥有了新计划:在稻田里勾勒“中国梦”。6月,他在稻田里划了380个小渠,用500多根木杆和500多米长的草绳,按照图纸勾勒出形状,然后将20多种颜色不一的水稻种子种下去。经过3个多月的培育,如今已经成型:中间是中国地图,上方有“庆祝建国六十六周年”九个字,地图右边和下方分别写着“中国梦”和“彩色梦”。

        用彩色稻米创作金山农民画

        除了在稻田里培育彩色水稻,陈锦祥还有一个爱好:用彩色稻创作金山农民画。2010年上海世博会期间,陈锦祥曾用彩色稻米粘贴出一幅《世博农民画》,表达自己对世博会能在家乡举办的自豪之情。

        用水稻作画是门精细活。“先要在画板上打底稿,再将一粒粒稻米用胶水粘在画板上,每一种稻米的颜色都要精心挑选。”陈锦祥说,配色、粘贴都很费工夫,一幅画平均要花半个月才能完成。他告诉记者,中洪村是“中国农民画村”。他的母亲、兄弟姐妹、女儿都会画农民画,女婿是金山农民画家陆永忠。尽管71岁高龄,陈锦祥仍精神矍铄:“和泥土打了一辈子交道,用水稻表达对祖国的热爱始终没变!”

  (责任编辑:xhcen)

相关信息
  • 社区养老产业的机会来了 中央财政将以奖代补
  • 2016/8/1 16:09:25
  • 聚焦延迟退休:为何小步渐进 养老金是否已收不抵支
  • 2016/7/28 16:57:29
  • 秦皇岛7旬老太书写4万字手稿见证小区成长史
  • 2016/7/28 16:31:26
  • 失独之后 养老之困
  • 2016/7/26 16:13:47
  • 聚焦延迟退休:为何小步渐进 养老金是否已收不抵支
  • 2016/7/26 16:12:08
  •  热点文章导读 
    九九重阳节
    失独之后 养老之困
    长江沉船事故反思:低价夕阳红团常让老
    东光县七旬老农痴迷根雕成为民间工艺美
    让“银发红利”加速释放
    一组关于敬老爱幼 石家庄幸福省会的图
    游子“微信红包”情暖家乡孤老 游子微
    九旬老党员的人生坚守
    张家口八旬翁练成瑜伽达人 免费施教
    陈梅生一生献身革命
    黄骅72岁老人将参加抗战胜利70周年
    失独家庭特别扶助金提高
    先啃老后甩老 被“榨干”的老人何去何
    社区养老产业的机会来了 中央财政将以
     图库 
    版权所有:河北省老年事业促进会 河北省老年文化促进会 河北省老年事业发展基金会
    地址:石家庄市裕华西路116号 邮编:050000 电话:0311-83054758、87102610 邮箱: 846689042@qq.com
    冀ICP备1000665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