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新闻
首页 >> 热点新闻 >> 省内老年新闻
秦皇岛7旬老太书写4万字手稿见证小区成长史
        正文浏览次数:4766
  2016/7/28 16:31:26    来源:    作者:       打印 | 复制 | 保存本页信息
    戴上老花镜,滑动鼠标,闷热的桑拿天里,72岁的秦瑞英坐在没有电扇的书房里,一字一句地对着电脑校对文稿,连标点都不放过。
    近四万字,改了五稿,她的新闻西里小区成长史即将完成。就像是一个见证孩子成长的母亲,她用心记录下“孩子”成长过程中每个珍贵的瞬间。
    七旬老人的记录
    7月27日,记者在新闻西里小区秦瑞英家读到了成长史的电子版。
    150多页,近4万字,插入多幅照片和剪报,时间从2007年跨度到2016年。一页页翻下去,内容翔实清楚,小区的成长过程一目了然。
    秦瑞英的记忆又飘回了2008年春天,刚搬来新闻西里小区的她因为上火鼻子淌黄水,吃了好多药不见好,“身上的病能治好,心里的病不好治。”小区坑坑洼洼的道路,四处都是小菜园,雨天积水再加上污水外溢形成了臭水坑,买这个房当时让她肠子都悔青了。
    “说出来不怕笑话,那会儿打车说去新闻西里,给加钱都没人乐意去。”秦瑞英说,小区的改变从2008年夏政府实施老旧小区改造开始,路面硬化了,污水管通了,居民们又先后成立了几支志愿者团队,走上 “居民自治之路”的新闻西里,变成了美丽的月季园。
    这一个个片段,在秦瑞英笔下重现。小区成长史中多幅今昔对比的老照片和不同时期的新闻报道是最好的见证。
    记者看到,秦瑞英记录里,2007年夏的新闻报道多为“雨水污水淹没小区主路,新闻西里居民出行不便”,到了2010年夏,报道内容就变成了“花园花朵真鲜艳,居民脸上笑开颜”,2010年后报道的主角多为对小区作贡献的志愿者。
    小区可喜变化让在街道办事处工作多年的秦瑞英有了新想法,“把这段历史写下来,做一个见证。”2013年, 她开始写成长史。
    写作时有“外援”加盟
    “每天都写,就跟神经病似的。”秦瑞英说,起初,她一天要写上五六个小时,脖子酸疼得不行,后来连眼睛也出了问题,“左眼视力降到了0.1,做了白内障手术才恢复。”
    2013底,初稿完成了,看着厚厚的一摞稿纸,秦瑞英又有了新想法。“应该弄个电子版,日后也好传阅。”可不会打字却让她很苦恼。
    有一次,她去广场锻炼,无意中跟大伙儿念叨了这件事,没想到,在一起跳操的窦淑华当场就把这事揽了下来。不久后,就给她送来了一个装有初稿电子版的U盘。
    电子版有了,图片和报纸咋加进去? 又一个新的考验摆在了她面前。
    庆幸的是,2015年冬,她认识了同住一个小区的邻居张玖利。
    34岁的张玖利有家小公司,做的是与电脑有关的工作,他店里的各类设备齐全,连扫描仪都有。“小张带我去他公司把需要的报纸都扫描了,这段时间晚上经常过来帮我排版插照片。”秦瑞英说,张玖利先后来了十多次,每次都待上两个小时,在他的帮助下,文稿的编辑工作顺利完成。
    希望为别人提供帮助
    多张照片和简报,记者惊讶于秦瑞英的成长史资料如此翔实,这自然与她多年的积累分不开。
    她家常年订报纸,只要看到有关小区的报道都做成简报留存下来,小区日常有啥大事小情,作为志愿者的领头人,她也随时用相机拍下来,照片已经装满了厚厚的三大本相册。剪报和照片构成她小区成长史的重要组成部分。
    成长史中还记录了很多志愿者的事迹,修补缺损的地砖、制作护绿宣传牌的巧手张凤宽、专攻小区“牛皮癣”的“哼哈二将”张大伟和张玉林,老年“棒小伙儿”苏起田,这些居民也让成长史更加精彩。“小区有80多名志愿者,绿化、卫生、治安方方面面,他们付出很多。”
    居民们还将可喜的心情写成了打油诗,自然也被秦瑞英收入成长史中:“改造前的新闻西里,垃圾遍地污水溢,连雨天气水成河,楼前楼后是菜地。党和政府关心咱,小区改造环境变,好事实事二十件,为咱百姓把梦圆。”
    秦瑞英说,她写成长史,主要是想对这段历史做一个见证,同时里面有她的一些心得体会,希望能对那些在老旧小区改造探索和徘徊中的人们提供一些借鉴和帮助。
  (责任编辑:xhcen)

相关信息
  • 社区养老产业的机会来了 中央财政将以奖代补
  • 2016/8/1 16:09:25
  • 聚焦延迟退休:为何小步渐进 养老金是否已收不抵支
  • 2016/7/28 16:57:29
  • 失独之后 养老之困
  • 2016/7/26 16:13:47
  • 聚焦延迟退休:为何小步渐进 养老金是否已收不抵支
  • 2016/7/26 16:12:08
  • 先啃老后甩老 被“榨干”的老人何去何从?
  • 2016/7/25 16:08:06
  •  热点文章导读 
    九九重阳节
    失独之后 养老之困
    长江沉船事故反思:低价夕阳红团常让老
    东光县七旬老农痴迷根雕成为民间工艺美
    让“银发红利”加速释放
    一组关于敬老爱幼 石家庄幸福省会的图
    游子“微信红包”情暖家乡孤老 游子微
    九旬老党员的人生坚守
    张家口八旬翁练成瑜伽达人 免费施教
    陈梅生一生献身革命
    黄骅72岁老人将参加抗战胜利70周年
    失独家庭特别扶助金提高
    先啃老后甩老 被“榨干”的老人何去何
    社区养老产业的机会来了 中央财政将以
     图库 
    版权所有:河北省老年事业促进会 河北省老年文化促进会 河北省老年事业发展基金会
    地址:石家庄市裕华西路116号 邮编:050000 电话:0311-83054758、87102610 邮箱: 846689042@qq.com
    冀ICP备1000665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