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杨立新,63岁,高碑店市辛桥乡齐王务村人,精通瓦工。老伴董秀芬,是一位普通的农村妇女。膝下一儿一女,都已成家立业。一家人和和美美,其乐融融。
2008年11月3日这天,厄运降临到了这个幸福的家庭。老伴董秀芬突然昏迷不醒,住进医院,诊断为左脑出血。因为出血量较大,进行了开颅手术。然而一个月后,病情突然恶化,右脑相继出血。再次转到保定市的医院,进行了两次开颅手术,但由于出血颇为严重,即使医生们拼尽全力,董秀芬病情依然未见好转,从此定性为植物人。此后,杨立新放弃了自己的瓦工手艺,专心照顾老伴。
2008年至今,董秀芬躺在床上已有7个年头了,杨立新从未放弃过自己的老伴,而且从来不用别人,每天像照顾婴儿一样照顾着老伴。为老伴铺上尿垫和尿布,拉了尿了及时换洗。为了防止生褥疮,夜里每隔一两个小时就起来为老伴翻一次身。白天更是寸步不离,不是换洗尿布,就是给老伴做饭、喂饭,唠嗑给老伴听。自从老伴生病以来,杨立新出家门从未超过两个小时。
开始的一段时间里,杨立新用豆浆机把食物打烂喂给老伴,可是老伴很快瘦了下来。杨立新看在眼中,急在心里。他想,用豆浆机打烂食物需要的水多,老伴的进食量又少,营养完全不够,从而导致体重快速下降,于是改变了方法,自己嚼给老伴吃,老伴的体重才稳定了。每天早晨,给老伴梳洗完毕,杨立新就到五六里外的一户养奶牛的人家买鲜牛奶,回家熬好,给老伴喂食。同时把馒头和菜嚼碎,一点一点喂进老伴嘴里。为了防止喂到嘴里的食物流出,还要同时帮她捏住半张嘴。中午,杨立新还要为老伴蒸上一个软软的鸡蛋羹。老伴不能动,容易上火,他就每天嚼半根香蕉喂给老伴。每次给老伴喂食,都要一个多小时。除此之外,每天上下午还要在户外活动1个小时。上午气温合适的时候,杨立新就把老伴抱上轮椅,推到外面晒太阳。怕老伴坐久了累,过一段时间就把她抱到躺椅上躺一会。杨立新同时还给老伴按摩身体,拍打老伴的背部,帮助她消化食物。每个月输2次植物蛋白,定期体检。每个月,为老伴理一次头发。这可是个大工程,因为老伴不能配合,身子总往下溜,必须得一手扶头一手剪,还要时不时活动身体。剪完后,再抱到洗澡间用手轻轻揉洗,生怕用力大了把皮肤搓伤。有了杨立新的精心照顾,老伴身体各项指标都很正常,从未生过褥疮,现在大小便时,竟有了一些知觉。
经常会有人问杨立新,整天这样照顾老伴,不麻烦吗?杨立新说:“什么叫夫妻呢,夫妻之间哪会厌烦呢。”浓浓亲情溢于言表,杨立新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相濡以沫,不离不弃。